肉宅屋

盛唐风华 第399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这且不说,不光兵马没动,就连粮草也未曾输送。
    徐乐和他的人马是在无粮无救兵的情况下,和瓦岗军做殊死搏杀。
    天下间哪有这种道理!让人为自己卖命,却连粮食都不曾给,这简直是天理不容。
    要知道李家如今已经掌握永丰仓,军粮并不为难。
    李建成又是李家嫡长,少了谁的粮草也不会短了他的供给。
    自己明明有粮,却不肯给前线厮杀的将士送粮,说起来就算斩了他的头都应该。
    他不但不悔改,反过来还要勾结王世充,告徐乐的黑状?
    若是此刻李建成就在长安,李嫣马上就会召集外面的一干姐妹打上门去,不管别的也先把李建成痛殴一顿才能出胸中恶气!长孙音此刻神态严肃,语速也很快:“什么时候了,哪里还敢和九妹说笑?
    此事千真万确。
    至于到底说的是什么,二郎也不曾知晓。
    不过从他们鬼祟行止看,肯定是要对乐郎君不利。
    二郎如今处境你是知道的,他不是不敢进宫,而是担心进宫之后非但帮不上忙,反倒是适得其反,是以只好请九妹……”
    “我明白。
    此事包在我身上。”
    李嫣慨然应诺。
    长孙音倒是没那么乐观:“若思大娘在或许还好一些,偏生她又领兵于外。
    九娘虽然是陛下爱女,可是此事关系重大,贸然踏入只怕于事无补,反倒是殃及自身。”
    “我不怕!”
    李嫣回答的斩钉截铁:“我虽然不曾上过战阵,但也不是那些弱不禁风的娇小姐。
    乐郎君在洛阳亲冒矢石,我就为他帮点小忙又算得了什么?
    阿姊不在也没关系,我去寻母后。”
    “阿姑的身子骨……”长孙音连连摇头。
    李嫣反过来安抚道:“二嫂放心,我自有分寸。
    你且回府去跟二郎说一声,不论如何我也要为乐郎君和玄甲骑讨个公道。”
    打发走了长孙音的李嫣,假做无事发生,到宴席前转了一圈,过一阵便以多饮了桂花酿为由,来到后边休息。
    有杨思在前敷衍场面,倒也不用担心冷场。
    而回到内宅的李嫣立刻命人更衣,脱去自己这身胡服短打,换了一身仕女裙服,随后命令仆从准备马车直奔皇宫。
    李渊宠溺子女,窦皇后也差不多少。
    尤其是她早年间为李家呕心沥血以至伤了根本,如今百病缠身神倦力怠,就更是期待子女相伴。
    李嫣虽然不是窦皇后亲生,但是骨肉情深丝毫不亚于他人,要见母后根本没人敢阻拦,不费吹灰之力便直入寝宫来到母亲身边。
    望着她那红扑扑的小脸,窦皇后就知道女儿肯定是不久前才饮了酒。
    对于自家女儿轮值做东的事情,她自然是知道的,心知这种时候前来怕不是探病那么简单,当下轻轻击掌命令宫娥、宦官退下,又轻轻抚着爱女青丝说道:“谁那么大胆子,敢让我大唐公主受委屈?
    只管说出来,阿娘为你做主。”
    “并非儿臣受委屈,而是我大唐的功臣受了委屈。
    母后您可不能不管!”
    房间里点着安神檀香,香气弥漫让人昏昏欲睡。
    李渊端坐席上,望着面前满头大汗诚惶诚恐的军将。
    面上神色如常,心内则转着不知何等念头。
    这名来自洛阳的密使虽然得到了李建成的保证,可是天威赫赫谁人敢犯?
    望着面前的武德天子,这位素有勇名的将领,此刻却是两股战战遍体生津,一颗心险些从嗓子里跳将出去。
    所谓天威,不过如此。
    殿内寂静无声,空气仿佛已然凝固。
    李渊不做声,这名军将也不敢言语。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李渊终于发出声音:“王世充让你说这些于大郎,是何用心?”
    “末将……臣……臣乃是军汉,只知听命行事,于王公所谋一无所知。”
    “是了。
    一勇之夫又哪里知道什么大事?
    自恃刚勇,以为可以无所顾忌,却不知自己不过是个草芥般的人物。
    随便一句话,便稀里糊涂丧了性命,到死都不知自己死在谁人手里,又是因何而死。”
    这名军将听的云里雾里,只是隐约觉得话头好像不对。
    不容他反应过来,两道人影如同幽灵般出现在这名军将身后。
    两人身手极为迅捷,锁喉捂嘴,不容这人发出动静,便被拖向殿外。
    李渊对此视若无睹,只是冷冷一笑,喃喃自语:“大郎……长大了。”
    第八百六十八章 枭雄(二十九)
    “毗沙门,我入你娘!他日落到阿爷手中,我不把你碎尸万段,就不叫小门神!”
    邙山之上,回荡着韩约那如同黄钟大吕一般的大嗓门,声震九霄山谷回荡。
    这位素来以稳健闻名的玄甲大将,身披侯家传家宝铠,未戴兜鍪,披头散发望天怒吼。
    若是贴近看去,便能发现他双目赤红满面狰狞,望之如同修罗恶鬼。
    在他身旁左右,徐乐、小六、步离全都沉默不语。
    虽然未曾如同韩约这般破口大骂,但是脸上的神情也极为难看。
    在他们面前,是一座刚刚立好的坟丘。
    在这个坟丘左右,零零散散数十坟包,皆是时日不久的新坟,坟丘上的木制墓碑也自完好,字迹十分清晰,尚不曾和埋骨此地的将相公侯同朽。
    今日入葬的和这些坟丘主人一样,都是玄甲骑成员。
    他虽然也是徐家闾子弟,可是和韩约并没有太深的交情,更不是亲属。
    之所以令韩约如此失态,问题不在于死者本人,而在于埋骨于此的玄甲将士,正是这数十座坟丘,让韩约的怒火忍无可忍,最终发出这大逆不道的咆哮。
    若是此刻李建成立身于此,韩约拼着粉身碎骨,也会挥起神荼、郁垒,把他打成肉泥。
    自从披挂上阵之日,便已然有了必死之心。
    当日徐乐带着大家与王仁恭麾下那一营越骑厮杀时,谁又想过能活下来?
    大家不怕死,只怕死得憋屈。
    便是徐乐也知道,想要凭借八百骑就击破瓦岗军是痴人说梦,就像不能指望一员斗将就攻城拔寨一样。
    上将与精骑作用类似,都是作为尖刀捅穿敌人的军阵摧折其士气,之后便是大队人马一拥而上,借着这股锐气取胜破敌。
    大军交锋千军万马,这种战斗少不了主帅居中调度运筹帷幄,一两场局部战斗的胜负,很难影响最终的结果。
    哪怕是黑甲徐敢马踏天下的年头,也不敢拍着胸脯说,就凭自己和部下的黑甲骑兵就能包打天下。
    该需要步兵配合就得步兵配合,该需要友军支援也得支援。
    像眼下玄甲骑这种孤军悬师于外,以八百骑力抗十万军这种仗,徐敢也不曾打过。
    或者说他也不会去打这种仗,真要是李家当年让他做这种事,他怕不是早就带兵另投明主去了。
    大家都是人,既然看出是火坑,凭什么往里跳?
    按照徐乐的想法,也是自己的八百骑作为前锋,给瓦岗军几记狠的作为教训。
    把对方的锐气打下去,李建成再带着六万精锐上来帮场子。
    自己的部下在战场上就负责凿穿瓦岗军阵,扰乱敌军指挥,又或者突击敌主帅,至于一拳换一脚的搏杀,那就只能是李建成和他的部下来去做。
    然而事情的变化,却超出了徐乐的预料。
    李建成的兵马就像是被施了定身法,扎在潼关一动不动。
    把玄甲骑扔在洛阳,独自面对瓦岗军。
    如果从纸面上看,玄甲骑也不能算孤军,毕竟洛阳王世充账面上还有数万兵马,又是瓦岗军的主要对手。
    如果是局外人评价这场战斗,肯定认为是王世充的兵马正面厮杀,玄甲骑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走,不会遭遇什么凶险。
    可事实并非如此。
    承担瓦岗军主力的根本不是王世充,而是徐乐和他的玄甲袍泽。
    自从前者邙山大战到现在,他们没从后方得到一名援兵,没得到一粒粮食,只得到了一道军令:坚守洛阳,许进无退。
    军令森严,哪怕是徐乐也不能轻易触犯。
    除非他现在就下定决心反出大唐,否则就必须按照李建成的军令行事。
    这道命令等于断了玄甲退路,逼迫他们必须在此和瓦岗军做殊死之斗。
    不但如此,他们的驻地也发生了改变,从洛阳城变成了洛阳新城。
    所谓洛阳新城,是王世充于洛阳城外邙山脚下新筑的砦堡。
    守城必野战,如果单纯的闭门死守,于战略上就落了下风。
    一般来说名城大邑四周都会根据地势修建砦堡、关卡作为支撑。
    每一个砦堡都屯驻兵马,外敌来攻的时候,这些砦堡就是有效的缓冲。
    攻城方必须分兵对付这些砦堡,把它们全都拔除之后,才能集中力量攻打城池。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