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盛唐风华 第289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如果让父亲知道,兄弟之中有人对手足动了杀心,这肯定会触及逆鳞,父子关系恐怕再也无法弥合。
    到时候不但保不住自己想要的一切,相反倒是可能把手上已有的都输掉。
    有这几方面考量,自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谢书方,当时的言语也是不怎么受听。
    按说谢书方为人虽劣脑筋并不糊涂,应该能听懂自己的意思。
    这狗东西难道还敢自作主张,去做什么混帐事?
    他盯着刘文静,并没有开口询问,刘文静已经抢先答话:“倒也没什么妨碍,如今的谢家到底不能和当年相比,就连做事的人本领也差了好多。
    还不等到码头,就被拿下了。
    这厮笨手笨脚的,到了那时候才想要吞蜡丸,哪里来得及?”
    “谢大给谁写了书信?
    又说了些什么?”
    李建成语气不似方才那般焦躁,但是杀气反而变得更重。
    刘文静笑道:“也没什么。
    谢家到底是东南豪门,即便到了如今,在江南还是有二三故旧。
    这位故旧似乎与杨广身边的武人还有些往来,还与几个豪强有旧,一声令下也能调起千把人马。
    谢大让这位故旧帮着照拂一位贵人,设法护卫他周全。
    说来这也算是一片忠心,只是谢大为人太过忠厚了些。
    这年月人心难测,这故旧是否还会念着香火情分谁说得准?
    臣也不敢冒这份风险,只好把书信毁掉,免得让那些不相干的闲汉知晓,又不知传出何等不堪的言语,谢大虽然荒唐,但乌衣谢氏的体面总要维护一二,不能让一二不肖坏了祖宗名号。”
    “岂有此理!”
    李建成一声咆哮,险些一脚踢飞案几。
    自从李渊称帝,李建成便格外注重自己镇定养气的功夫。
    尤其如今李世民手握兵权,行事又是一副军汉风范,李建成就更加注重维护自己贵公子形象以便与李世民区分开来。
    也正是靠着这份修养,才总算是勉强压下来火气,否则他怕不光是要一脚踢飞案几那么简单,说不定已经命人去把谢书方抓来见自己说话。
    竖子竟敢如此!李建成知道谢书方胆大,却也没想到竟然到了这等地步,居然敢暗中给江南写书信出卖李世民行踪,以借刀杀人的手段谋害自家手足性命。
    更没想到的是,谢书方门下居然如此无用,既不能藏匿行踪更不知及时毁灭凭据。
    刘文静能抓住他,其他人自然也能。
    别看刘文静眼下云淡风轻如同说闲话,当时的情景想必是险之又险。
    如果抓住那人的不是刘文静而是裴寂,那封书信自然早早就摆上了父亲的案头。
    父亲不会认为是谢书方胆大妄为,只会把这一切当作自己授意……一想到此,李建成身上也出了一身冷汗。
    他知道,这次全亏刘文静,自己才堪堪避过一场灾厄。
    至于销毁书信自然是理所当然,那等东西留在世间就是祸害,落到谁手里都可能闹出一场是非。
    至于刘文静最后那几句话,说得虽然是谢书方,实际每句话都是指戳自己。
    如今长安城中文武百官加上世家门阀子弟无数,这些人最大的本事便是蜚短流长,这等事要是走漏风声,自己乃至整个李家的名声都要受影响。
    昔日杨广为了夺太子位害死兄长,李家若是重演旧事,岂不是为外人耻笑?
    都怪谢书方这个混账!李建成紧咬牙关,心内怒气难消。
    可是他也知道,这时候还不能对谢书方动手。
    刘文静好不容易把事情压下去,如果自己处理谢书方,很可能让这件事重新闹得沸沸扬扬,于自己更加不利。
    刘文静低头整理文牍,并未抬头看,便在心里勾勒出李建成此时的反应。
    他知道,这件事到此为止,不会再有余波,谢书方也不至于受什么处置。
    不过从今天开始,谢书方注定被赶出李建成所属的圈子,太子的亲信中怕是没了他这号人物。
   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,刘文静心中说不出的爽利。
    什么百年世家,什么乌衣王谢,又有什么用处?
    如今天地翻覆,一切规矩都要重新订立,新的世家崛起老的世家分崩离析,这是自南北朝开始就形成的规矩。
    此番只要自己能再立几件功劳,便可以振兴家业,让自己的家族成为顶级世家,把那些老旧门阀彻底打翻在地!他低声道:“殿下息怒,此事到此为止不必再提。
    至于二殿下,臣相信吉人自有天相。
    有陛下福泽护佑,二殿下纵遇些许凶险,也定能化险为夷。
    殿下身负辅政重任,千万人的身家性命系于千岁一身,还是该以国事为重。”
    李建成依旧气愤于谢书方的盲动与无能,并没有开口。
    房间里沉默了好一阵,除了粗如牛喘得呼吸声,便再没了其他动静。
    过了不知多久,李建成终于说道:“肇仁言之有理,是某莽撞了!依肇仁看来,东南之事于我李家可有妨碍?”
    “杨广倒行逆施荼毒生灵,天下人无不切齿衔恨,此番东南之变乃是他的报应。
    依臣所见,杨广此番定然难逃公道。
    不管这宝位落在何人之手,他都要安抚那些骁果军将。
    要想笼络这些骄兵悍卒,除去财帛恩赏之外,最重要的莫过于顺遂他们的心愿。
    殿下可知,这些骁果最大的心愿为何?”
    “返乡?”
    刘文静点点头:“不错,正是返乡。
    骁果军思乡情切,要想让他们听令,便只能答应他们返乡。”
    “他们也没生翅膀,总不能从天上飞过来。
    且不说沿途的人马拦截,就是洛阳那一关,怕是也够他们瞧的。”
    刘文静道:“臣所担心的便是他们杀不过洛阳。
    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,骁果军若是盘踞东南,便是我等心腹大患。
    可若是全师北归,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,粮饷甲杖供应全无,只能靠一腔孤勇猛冲乱打。
   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。
    骁果军兵至洛阳时,其力已尽其势已穷,若是凭着最后一口气打穿洛阳直入关中,我军张网以待,不费多少气力便能将这些人马化为己用。
    可若是他们杀不过洛阳,这支强兵便不知便宜了哪一家。
    不管是蒲山公还是王世充,谁得了这几万虎贲,都是我们的心腹大患。”
    房间内重归沉默,两人再次没了话说。
    第七百五十三章 肝胆(十八)
    烛光摇曳,满室无声。
    两人都没有说话,全都低头看着自己面前的文牍。
    首先打破僵局的还是李建成,他的手在案几上轻拍两记:“骁果军虽然能战,但是经过这番变乱人心必然不稳,纵然有通天的手段,也难免打几分折扣。”
    “去芜存菁再以军法部勒,几万精兵总不为难。
    蒲山公所率瓦岗军本就是劲旅,若是再得骁果助力,便是如虎添翼一般。
    王世充世之枭雄,若是养成气力,同样是圣人心腹之患。
    骁果军不论为谁人所得,都不可儿戏。”
    “精兵强将我大唐也不是没有!这些骁果军再如何了得,也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,难道还翻得了天?”
    李建成恨恨地骂了一句,刘文静没有作声,只是抬头看了建成一眼。
    其实李建成也知道,自己这话无非是给自己撑场面,于解决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。
    李渊自称帝之后,四方豪杰纷纷来投,加上之前收编京兆鹰扬以及招募义勇民壮,如今麾下兵马号称二十万众,甲杖兵器一应俱全。
    大隋立国数十年所积累的家当,足以让李渊把这些士兵全副武装,随时可以杀出去为李家争夺江山。
    李家不缺乏军队,也不缺乏能把军队训练成材的将军,但是同样冠以军队之名,优劣总有差异。
    骁果军天下闻名,其战力之强人所共知,就算建成再怎么狂妄,也不会认为李家那些部队拥有和骁果军相近的战力。
    刘文静所说没错,如果这几万精锐真的被李密或是王世充所得,那么这个天下霸主为谁,却是谁也无从预料。
    毕竟李家走到今天,就是靠着精兵强将几场大捷,生生打出的大好局面。
    能用这种手段得天下,也自然会被其他人用同样手段夺天下。
    就算不至于真的被骁果军所破,和他们拼个两败俱伤也不符合李家心思。
    自家父子的目标是整个天下而不是关中一隅,若是和骁果军互拼损伤元气,又或者被这几万人马堵在关中不能杀出去,不是便宜了其他诸侯?
    再说李家现在兵马日渐增加,如果不能及时打出去夺取地盘,迟早变成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的局面,于整个天下霸业都是不利影响。
    是以骁果军的问题他们必须面对,而且必须妥善解决,否则便是李渊的龙椅也坐不安稳。
    当然,李家倒不是怕了骁果军,也不是没有精锐与他们厮杀,可问题是这支精锐眼下根本不在自己掌握之中。
    玄甲骑的数量虽然少于骁果,但是李建成相信,以这支军队之前表现出来的战力判断,只要军将指挥得当,绝对有能力和骁果军颉颃。
    只是这支军队说到底是徐乐私人部曲,和李家属于合作而不是完全归顺,即便李渊不停地往这支部队里掺入自家人马,也没能改变这个性质。
    徐乐有着惊人的魅力,能让武人很快地对他产生好感,甘愿听从其指挥。
    反之那些心思不纯,又或者不能听徐乐调遣的,在玄甲骑里面也待不住。
    徐乐不赶人,那些袍泽部下也会连成一线予以打压,直到把这不合群的家伙赶走为止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直到现在为止,整个玄甲骑依旧是听调不听宣的状态。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