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第82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朱家,司马家,全把别人当成傻子!
    长盛帝难抑怒气,北边又送来战报,出人意料的胜绩,不战而胜,对方意外撤兵。北方鞑靼可汗暴病身亡,几个儿子回去争抢汗位,故连夜拔营离去。同着战报送来的还有一则消息,宁远侯嫡次女巾帼不让须眉,带领区区二十多名亲卫奋勇杀敌,战死沙场,两名总督正命得力的人扶其灵枢入京,不日便能到。
    北方兵退暂缓长盛帝的燃眉之急,龙心甚慰,又看到后一则消息,更是觉得此女可嘉,值得褒奖。故他大手一挥封乔婉为义烈郡主,建庙设祠供奉牌位永享香火。
    圣旨一传下去,大家可都傻眼了,死人复活,还是人本来没死,一早溜出京,这才送了命?
    定远侯府赵家头一个没脸,也要忍气吞声咽下这口气。
    宁远侯府乔家也不好受,好好一个女孩儿出去几个月,等再次得信已香消玉陨。
    宁远侯太夫人当场昏阙,秦樱也哭晕过去。两层婆母全卧病在床,世子夫人和世英衣不解带日夜陪侍在旁,侍奉汤药,亲自端茶送水。
    世子夫人尚可,身子劳累,鼓足精神撑起府中内务。
    世英叫苦不迭,早知道会有这个结果,当日她怎么能犯下那种错?!怎么叫她在夫家立足?!她心中更是愧疚难安,恨不得拿自个的命换回表妹。
    ☆、146|平地生波
    乔婉出逃及意外战死再到因机缘巧合被长盛帝封为郡主,一系列诸事使得燕京两大侯府陷入两难,乃至以后两家反目为仇这当中不乏有乔婉的因素在内。
    因天子一心为义烈郡主宣传功德,定远侯府捏着鼻子坚称与乔婉的婚约不曾变改,定远侯世子将为未婚妻守孝一年以明心志,博得天子欢喜。
    乔家这边连忙澄清几个月前去世的乃是乔家二房的嫡女,长房嫡次女因尚武,偷跑出京,一路向北意在抵御外敌,这才血溅疆土,战死沙场。
    乔家二房平白折了一位嫡女,心生不忿却也无可奈何,谁让咱势不如人。
    旁观诸人心里跟明镜似的,哼哼哈哈顺着风向全改了口。
    天子正在兴头上,不曾细思究内中隐情,又他金口一开,身边的人想提醒都来不及。
    故满朝文武京都上下全都众口一词齐声颂扬赞美,到乔婉灵枢抵达京中时,楚王带着几位弟弟亲迎。不消说,盛况空前的丧葬礼仪,十里缟素,文官武将个个苦丧着脸亲往吊唁,场面堪比昔年英国公府徐太君去世后的情景。
    背后可知有人哭、有人怒、有人忿恨,更有人愧疚难当,更有人隔岸观火挑起纷争都是后话。
    ******
    待乔婉的棺椁下葬时知言才得知表妹的死讯,之前一个多月孟焕之对她瞒得严密,再者连着数件事,也让她分神不少。
    头一件事,方家老太太终于撒手人寰,方恒调令刚批下来,不及打点行装,祖母去世,知静夫妇只得留京守制。因知言怀着身孕不能亲去吊唁,打发聂妈妈带着礼代她去方府祭奠。
    次者,知静的公公突然暴病身亡,沈博再是不愿离开太子,孝字为大,也要带着妻儿南下,守孝三年后再继承爵位。眼看着知静也即使离开燕京,知言又打点了许多土仪特产命人送到沈府。
    又立冬顺道探望知画去了苏府,回来悄悄嘀咕四小姐瞧起来气色不大好。不用深思也能猜出来原因,定是苏元成没了压制的人,放开胆量眠花宿柳,知画又怀着身孕,对着风流的丈夫束手无措。
    秦家四小姐好强又好面子,知言只能隔三岔五打发人送东西,顺道打探消息。所幸知画为了腹中胎儿,复打起精神养护身子,托转立冬捎话让知言安心。
    以上诸事消停后,孟焕之挑了休沐日说出乔婉的事。
    好似霹雳惊雷,知言震惊过后头一个疑问:“表妹为何去了北边?”
    乔婉一心找寻秦时,天大地大,疆土辽阔,与其漫无目地找寻,不如先奔着北疆。那里有秦家九郎,说不定八郎也在附近。
    也是不巧一行人碰上两军厮杀,乔婉不顾随从极力劝阻,带着二十多名亲卫与鞑靼兵做战。乱军之中,刀剑不长眼,虽力退敌兵,乔婉身中刀伤不治而亡。领兵的总督一问是宁远侯府的嫡次女,妥善安置乔婉带去的随从,命得力的人护送其遗体回京,并上表请天子嘉奖。
    孟焕之声调温和道出事情始末,深邃的双眸中饱含着关切,双臂紧紧护着知言的身子,他自嘲道:“终是我太自私,怕你听了心神悲恸惊动胎气,一者为了孩子,二来更怕你的身子受损,故瞒到今日。”
    “嗯,我知道,知道你心里全都为了我好。”知言搂了孟焕之的脖子喃喃轻语。
    乔婉的事既已发生,除了难过,更担心呆在不知名犄角旮旯里的秦时。曾几何时,少年郎的目光紧追着飞翔灵雀,灵雀全然不知,秦时只当是单恋表妹。乔婉的心意太沉太重,若远在异地的秦时知晓今生都良心不安。
    相比他人的不幸遭遇,知言自觉她真是太幸福,对于孟焕之的一点小毛病还能报怨得出口?
    见妻子不是十分悲切,孟焕之心中大石落地,他总想给她安宁,说着容易做起来难。秦家家族庞大,兄弟姐妹众多且情谊深厚,妻子不是在牵心这个姐妹,就在挂念那个兄弟。赤诚热肠,难以抛舍,唯有尽力与她分忧。
    *******
    秋花冒绿水,密叶罗青烟。月色朦胧,繁星闪烁。正值七夕闺中女儿乞巧节,摆了桌案果品,香烛袅袅,立冬带着府里的大丫头和小丫头们在后花园莲池边乞巧。
    一众丫头们穿红着绿嬉笑不停,几个小丫头撒针比试,争论着谁赢谁输,又悄悄议论明早何人的锦盒中蜘蛛结网,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。
    小丫头们或多或少经历过苦痛折磨,初买来时个个眼中透着惊慌不安,经过一年的适应后,全都恢复孩童的天真,闲时给知言带来不少乐趣,孟府也因她们生出许多热闹和活力。
    知言站在远处注视着这一幕,手捧着腹部,眼中带着笑意。她也想乞巧一回,一求孩子健康,二求夫君得尝所愿,三求祖父母安养天年长命百岁,四求叔伯兄弟姐妹们都幸福......最后求她自己能长相拥有这一切。
    背后一双大手环住她,带着沐浴后清洌的水气和熟悉的松脂香,知言就势倚在身后宽阔的胸膛上。许是闻习惯了,她觉得松脂香胜比任何一种名贵香料,让人心安无比。
    “想什么呢,这么出神?”
    孟焕之环抱着娇妻,深嗅她发间的清香。妻子有孕后更是不施脂粉,三千青丝只挽着发髻,随意插两件素银小凤钗。他也提出太过素简,她只一本正经回答金银玉器对胎儿无宜。医理上是有这么一说,可那个女子不爱俏,贵族女子更是喜欢满身珠光宝气,为儿女舍弃红妆太少见。她可真是有一丝古怪,这个麻烦孟焕之甘之如饴。
    “想我太贪心了,万事俱全都想拥有。盼着咱们的孩子活泼可爱,盼着夫君夙愿得酬,更希望祖父母和兄弟姐妹们都过得幸福。”知言伸开手掌与孟焕之的手十指相扣,对着他倾吐心声。
    “你所求不过举家和美,上天有好生之德,定会遂你心愿。”孟焕之轻吻着妻子,他也愿妻儿幸福,欢喜常伴。
    那厢两人唧唧我我,身形合成一人。这边几个小丫头眼睛发亮不无羡慕道:“大爷对大奶奶可真好,我们日后也要寻个一样的人。”
    “少白日做梦!”立冬轻呵斥小丫头们。姑娘的福气岂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?扳着指头算,秦府十几位小姐里的头一份,即使怀着身子,姑爷的眼睛从不瞄旁的女人一眼,这本事让别人不得不服。
    小丫头们倒也不怕立冬,打趣道:“立冬姐姐,你什么时候出嫁,长兴哥巴望得脖子都变长了一截。”
    其余几个大丫头全都笑起来,立冬素来俐牙俐齿,她们自小比不过。自从府里新来了小丫头,当中有几个口齿伶俐,一下子降住了立冬,回回噎得她答不上话。可见这人都有克星,长兴的克星是立冬,立冬的克星就是这几个小丫头。
    看热闹谁不会,大家都起哄,连连言语间挤兑立冬,气得她甩帕子寻长兴出火气。
    知言瞧见立冬风风火火直奔外院,笑语道:“长兴又该倒霉了,明儿你要放他一天假,估摸着浑身都被立冬掐青。”
    孟焕之扶着妻子边回屋,提醒她注意脚下的碎石,也调笑道:“长兴巴不得被你的大丫头欺负,为夫也是,最喜欢瞧娘子气鼓鼓的样子。”
    宜嗔宜喜,俏丽灵动,他一直想看清她的本色。
    临睡前孟焕之照例要和孩子说话,他摸着妻子肚皮不时鼓出来的小包,凑近亲吻,柔声同他说话。
    知言手下绕着刚取下的布带,因孟焕之特意嘱咐让她缠着肚子,为得是怕胎儿长太大,生产时艰难。知言却心疼孩子,怀孕七个月以后正是猛长的时期,总用布带束着肚子拘得孩子长不大。
    “焕之,明日让聂妈妈放松一寸,孩子一直在长,照以前的尺寸束得太紧了。我每日多走动,将来肯定容易生产。”知言极尽所能争取。
    不仅孟焕之提议,刘妈妈和奶娘都拿过来人的经验也赞同束腹。医学不发达,十来岁的小媳妇因胎儿长得过大难产而死的例子数不清,上至宫廷贵妇,下至民间劳做的妇女都用这种笨法子控制不让婴儿长得过于肥胖。
    孟焕之沉浸于和妻子肚中小生命交流,知言说了第二遍后,他拿起布条重新在她腹间比划,力度轻柔慢慢收缩,仔细环绕两三次后才做出决定。
    “放开七分,三天后再依情形放松几分。”
    孟焕之颦眉深思,手下肚子圆滚滚的,肌肤如莹玉,散发淡淡母性的光辉。不知不觉他的气息变粗,掠夺知言的唇轻吻,轻尝辄止,唇下不放过她身上每一寸肌肤。美色诱人,光看不能吃,心下十分不甘,拉着知言的手为他纾解。
    “总有一天,我要加倍讨要回来!”
    面上潮红未退却的某人从身后环住知言,轻吮她的耳廓,柔和的烛火映照,百子嬉戏纱帐轻扬,男人俊美的外貌就差写着欲求不满四个大字。
    “好,到时候我还夫君三倍。”知言哄他高兴得心应手,腹中的生命踢着拳脚搞议父母在他面前*,两人相视一笑,四只手齐捂到肚皮上静静依偎。
    知子知来之,杂佩以赠之。知之知顺之,杂佩以问之。知之知好之,杂佩以报之。
    ******
    与此同时,燕京城中另一处,有个男子咬牙切齿说着与孟焕之同样的话,俊俏的面孔上现出戾气,双眸带火。
    “总有一天,我要加倍讨要回来!”
    身边另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响起:“世子可是想好了?”
    “绝不反悔,请回去转告你家主人,赵立钦甘愿做马前卒。”
    窗前烛影两人举杯达成盟约
    ☆、147|远亲近邻
    七夕过后,长盛帝在朝堂之上首次谈及太子废立,痛心疾道历数太子近年来失德诸事,同天下所有恨铁不钢的父亲一般,说到动情处,帝王潸然泪下,十二珠玉冕旒不掩他一脸伤悲,更是自愧教子无方,恐照此下去殆害江山社稷,储君之位重之又重,经深思熟虑后决定废除东宫。
    话语声落,含章殿鸦雀无声,御史台照例要驳回,内阁也要做样子反驳。另朝中也有几位东宫死堂,更是极力劝谏,恳请天子收回成命。
    凡事都要有个过程,长盛帝并不急于一时,若他今日谈及废立,满朝异口同声赞同,才会让人坐卧不宁。有了开头,再廷议几回,也便能顺当通过。
    稍加停顿后,天子说出第二件事,提名工部侍郎王善叔为新任内阁大学士。
    这位王善叔也是位熟人,知言幼时去西北沿途见过的河南知府即是他,调任到京也有两三年,秦敏临去时向天子举荐此人进内阁。
    不等宁阁老提出意见,安大学士第一个跳出来反对,口口声声斥责王善叔贪生怕死,为保乌纱帽瞒下灾情,置黄泛区万万黎民于水火之中,不追究其过失已是宽容,再让此等人进内阁,简直是满朝官员的耻辱。
    长盛帝直扶额,那壶不开提那壶,真是伸出把|柄让别人拿捏。
    冯尚书和新任内阁首辅董大学士极力赞同王善叔进内阁,当朝和安大学士打起口水架。宁阁老一看有个愣头青帮着打头阵,不错,一定要助他一臂之力。
    两方又开始新一轮的唇枪舌战,长盛帝听着听着不太对劲,今天怎么多出一个人来,他再凝神一看,杜润不时何时起也站在列中,帮着宁阁老、安大学士掐架。
    朕不是让他去养病了吗?为何又重新出现在朝堂上。天子心里一股无明火瞬时发作,拍案怒语:“够了!”
    见天子动怒,众大臣们也都装起鹌鹑。
    天子平复气息后,和风细语问话:“杜爱卿,听太医说你身子还未大好,不必急着上朝,回去再将养数月。”
    呃,天子就差明言赶杜润走,无奈这厮脸皮着实厚,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身体已康复,仍可以为君上效犬马之劳若干年。
    长盛帝暗道还须再忍,回想一遍杜家还有何难事,这么一思索想到曾答应过给杜六郎赐婚,所以他又扔出一个爆炸性新闻,将王善叔的嫡出孙女许配给杜六郎为妻。
    王善叔心里直骂娘,老子真是走背字,当年替天子背黑锅坏了名声不说,今天还要搭上孙女嫁给那个有名的克妻命,霉气!
    杜润也很是不屑,我家六郎眼高于顶,能看上你这个干巴瘦老头的孙女,哼!
    然后,长盛帝又很客气地以养病为名送杜润回府,心道你若识相点早早递折子养老去,还能全咱们自幼长大的情份。
    *******
    就这样赖在杜府达数月之久的杜谦被家人请回去,知言命厨房多做了两个菜以示庆贺。
    孟焕之回来后看见摆满一桌丰盛的晚餐,心下好笑,对着妻子说起坊间传言。无非是有好事之人编排出曲子调侃杜六郎孤高命硬,连连克死两任妻子,又王善叔也宣称自家孙女命硬。大有一赌谁先妨死谁,究竟是王家千金新婚克夫还是杜家六郎可再娶第四任妻子。
    知言捧着肚子笑软在孟焕之怀中,一手抚着胸膛大喘气:“可是不能再笑了。”
    “焕之,你怎么也跟我六哥一样好事,留心起外头的流言?”知言抚着男人的下巴问。
    孟焕之手下温柔得抚着妻子的脸庞,比往日圆润了几分,想来在家过得无忧无虑。
    “我怕你闷,打发小厮们到酒楼市井听笑话,挑拣了几段说给你听。一会儿临睡时,我再与你讲个有趣的事。”
    知言眼眶湿润嗔怪道:“讨厌,堂堂翰林不去干正事,倒有闲情做这些勾当。”
    孟焕之霁颜,伸臂将妻子放到榻间侧卧,对着她说起自己的打算:“我打发长兴明天去沧州,命他无论如何也要请来施老,等到你生产时,身边有先生在,我总能安心。”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