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第69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归根结底,知言还是太孤独了,成天巴望着孟焕之回家,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和他一起。明知孟焕之重心不在后宅,总想多耗费他的时光一起共度。这下,不仅孟焕之渴望,知言也同样,她轻声呢喃:“焕之,咱们的孩儿一直不来。”
    “不急”孟焕之安慰她,顿了顿之后再说:“你年岁小,适宜等两年有孕,药石避子总对身子有碍,我未曾敢用。一直没消息也不算坏事,我都不曾着急,你更要放宽心。”
    嫁个好男人果然不同,知言情不自禁寻着索吻,勾得某人气息紊乱,推开了她,各睡自己被窝。知言窃笑道歉:“焕之,方才我不该发火,又误了你的学业。”
    “无事,我喜欢。”某人正在努力平心静气。
    呃,明明是头狼偏要忠犬附身,知言很不适应,没法接话,睡觉!
    *******
    数日后,秦晖抽空来看知言,道出秦时和乔婉之事前因后果。原来乔婉终忍不住求了秦樱,只说要和定远侯府退亲,嫁给八表哥。骇得秦樱当场失手打了茶碗,略加思索后,安抚住女儿,乘车赶到首辅府,寻了老狐狸。父女两人商议过后,寻来秦时,不及让他和家人告别,连夜送到英国公处,跟随押粮的车队去了军中。至于秦时到底在何处,家中除了老狐狸无人知晓。
    “原来如此”知言垂目轻叹。
    秦晖斜倚在圈椅中,先对孟府的茶水品头论足,嫌水煮得太沸,又说茶失了清香,埋呔一番才说起正事:“眼下这是最好的下场,若八弟真惹恼了宁远侯和定远侯两家,老头子在一日,倒没人敢动他。将来他老人家总有退下来的一日,八弟又吃着武将的饭碗,一个不留神被人寻晦气,军中咱们家可是插不进去手,只有眼睁睁看着他倒霉。丢了差事是小事,怕的是对方心黑下死手要他的命。”
    秦时是乔婉和乔骁的表兄弟,可不是乔骏的表亲,更不用说还有定远侯府赵家在其中。他们的事也算了结,知言转而问起秦晖:“六哥,听说你跟着楚王已有些日子,现在外头乱哄哄的,最好别掺合到皇子们中间。”
    秦晖不以为意,吊儿浪当说话:“你六哥还能干什么,文不成,武不就,惟知道逗鸟闲逛,结交到皇子可是天大的荣宠。我还指望将来靠着他做个大官,不去点卯,不领差事,只拿俸禄,有好事我可是不想错过。”
    他就装,从小看似最傻,其实扮猪吃老虎,还是个黑心的猪。知言轻嗤:“六哥,你哄谁呢,打量着我没跟你一起长大,不知底细怎么着。”
    秦晖略坐直身子,轻挥手示意屋里的人退下,收起嬉笑的表情,正色说:“九妹,自你嫁人后倒变得愚了,尚不及八妹通透。她从来都不问,张口便是不管我在干何等勾当,她总会为我收尸。”
    这话说得太渗人,知言注目于秦晖,轻语:“我担心你们。”
    秦晖脸上复现出笑容,打个响指,轻松说道:“家里脏手的活总得有人干,以前是五叔,他任劳任怨干了十来年,老头子放他自谋前程,现在便是我。不是你六哥夸嘴,这活计家里再挑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来担当。”
    知言心中默数一圈,大房本是重中之重,历来爱惜羽毛不沾惹事非,秦旭中进士后被岳父挑走进了编修馆,大房庶子秦晔温和好性子。
    二房秦明心软好心肠;七爷秦晌书呆子;秦晓却是兄弟当中心思最缜密的一个,也能下得了狠心,不足之处他沾上好赌的恶习,虽现在改过,终是隐患。
    三房秦昭不消说,探花郎进了翰林院,更要保持好名声,秦旷去了北疆且不得回来,秦昌尚小还是个多嘴的小乌鸦。
    四房秦时习武,现在又被送走,十一爷秦晗更是暴脾气。
    五房秦晤有七分秦昭的作派,总不能让五房代代不得出头,十三爷秦晨也尚小。
    六房秦昊更不用说,英国公家外孙,光鲜耀眼。
    数来数去,只有秦晖最合适,与虎谋皮,焉能安身而退。
    知言收起担忧换上笑容,祖父、父兄和丈夫都希望她无忧度日,那就尽力做好内宅妇人。
    秦晖又与知言说笑几句,临去时从袖中拿出一件顽意,说是淘来的西洋物,几个妹妹都有份。他盯着知言打开,施然离去。
    知言拿起镶着宝石的八音盒,掀开黑漆翻盖,放上跳舞的娃娃,音乐响起,耳边秦晖说过的话犹在:“九妹,你别的都不用做,只哄好你的枕边人,秦家会有用得着他的那一天。”
    *******
    黄昏时分,秦晖从妹妹府上告辞,悠闲自在骑马穿行过燕京城。
    此时,妹夫和二哥、四哥他们都该从官署出来;家中七弟领着十弟和十二弟正在苦读;大哥和三哥陪伴妻儿,准备下届科举;五哥跟着六叔应酬几位学儒;八弟和九弟冬练数九,夏练三伏;久居外地的十一弟和十三弟也各自有功课,最小的十五弟也进了学。
    转过几条街道,脂粉香气夹杂着酒香扑面而来,丝竹乐声传入秦晖耳中,他精神百倍下马进了一家酒肆,
    随着堂倌高声呼喊:“六爷来了”,雅屋门推开,坐着一圈人形态各异,各怀心思迎了秦晖进去。
    木门合上,关住外间靡音吵杂。
    ☆、第125章 说花谈韵
    晨曦清芒洒落,园中丹桂飘香,花间青衣男子眉目飞扬,长剑舞动,身轻由回纵,衣袂因风起,兵刃信由心,剑气扰生灵。草木瑟瑟,枝叶摇颤,惊起莲池中锦鲤,泛起涟渏一片。
    知言凝神站在远处,手中捧着孟焕之的外衫,等着他晨练罢披上。她总恨时日苦短镇日闲着无聊,遂也跟着孟焕之早起,陪伴他舞剑打拳,等送他出门,再补上一觉。
    孟焕之收剑平复气息,伫立在原地笑若灿阳,玉面无瑕,伸展手臂等着知言过去。每逢他两人在园中,下人都避了出去,知言脚步轻盈扑到他怀里,被他揽腰在空中转了大半圈,不禁伸手搂紧了他的脖子。
    她清脆的欢笑声,伴着孟焕之爽朗的笑声回响在后花园。引得园门口的长兴伸长脖子向里张望,被立冬狠抽后脑勺拽回来。
    好不容易脚落地,知言打开了长衫让孟焕之披上,并拿出帕子为他拭汗,见汗渍湿透了内衫,嘴里报怨:“要不是我盯着,每回只换外面衣衫,湿透的里衣仍穿上一天。总在说我不爱惜身子,你才是明知故犯。”
    孟焕之抓了妻子的手亲吻,听她如小女人般絮叨,只唯诺应下。
    用早饭时,知言又说起:“焕之,后日你休沐,我可是请了老祖宗她们来家里做客,可不能又被人拉了去。”她又指着食盒道:“天渐凉起来,中午你还是和同僚到外头吃两样热乎的饭菜,这里头装着几块桂花糕和梅饼充饥,不能贪图省事,随意糊弄自个的肚子。”
    孟焕之姿态优雅用着早饭,细嚼慢咽,脸上漾笑,脉脉注视娇妻。此间温馨安宁,令他不忍离去。
    知言送走孟焕之,信步回屋时才醒悟过来,从早晨起床到现在,都是她一直喋喋不休,孟焕之很少插话。如此下去,她会不会变成话唠?
    有了危机感的知言不再打算补觉,寻出《曹全碑》用心临贴,这是她最喜欢的字贴之一,唯愿有朝一日也能写出如此秀美飞动、逸致翩翩的隶书。
    *******
    孟焕之进了翰林院,迎面碰上几个同僚,边走略作寒喧。玉堂署内一众翰林正交头接耳窃语,无非说些临进中秋节,该备礼到几位恩师并上司家中走动。
    翰林甲抬头看一眼来人,面上挂笑:“孟翰林好命,不用四处奔波寻门路打点,名副其实的天子门生,令人眼羡。”语气中不掩嫉妒和忿忿不平。
    其余人等也都相互使着眼色,随声附和几句。
    孟焕之一笑置之,并不辨解,他走到自己的书案旁,欲打开昨日未完成书稿,手伸到卷册上却顿住,桌上诸物似被人动过。不及孟焕之再深思索,门口来了个唤他:“孟翰林,掌院请你过去问话。”
    孟焕之顶着屋内其它人各种眼神朗然出屋,行到翰林院掌院办公务的正堂内,屋内一位精瘦的老头盯着桌上的书卷已候了多时。此人正是梅掌院,也是秦家八姑爷的祖父,素以治学严谨为人清正而著称。
    梅掌院见孟焕之进来也不客套,指着书案上的书稿询问:“你过来看一眼,此文可是出自你手。”
    孟焕之心中大致有底,拿起书稿细读一遍,颔首道:“虽是出自下官之手,可有两处不起眼的地方被人略作改动。”
    “不起眼?!”梅掌院瞪大眼睛质问,略压低了声音:“先帝晚年的作为,一字之差便是天地,受人蒙蔽与主正清明的分别,呈上去便是掉脑袋的事。”
    虽先帝已逝三十年,关于他的功绩都印制成书,但翰林院每逢迎来新人,都以前朝为史据重新考察新任翰林们。今年也不例外,往年曾有翰林用词不当被贬的前例,其用语都不及孟焕之被篡改的书稿岐义明显,可见背后之人用心阴毒,一招置人于死地。
    “下官明白。”孟焕之诚心谢过眼前的长者。
    梅掌院也是出于一片爱才之心,早间拦下欲呈往大明宫的各式书扎,谁料细读下竟发现其中玄妙。他只是个老学究,于朝中派别之争略知皮毛,轻叹提醒道:“烧了罢,以后凡事当点心。”
    孟焕之亲眼盯着书稿化为灰烬,复回到玉堂署,再对上众同僚,把猜测压在心底,埋头修书。身边一位翰林凑过来闲话:“孟兄,你可听说昨日之事,大明宫内圣上举行家宴,桂王妃诊出身孕,太子当场脸都白了,真是越来越热闹。”
    孟焕之笔下不作停,随口应承:“圣上家事,我等不好妄议。”那翰林知道孟焕之素性谨慎,轻笑一声也回到自己位子上。
    近午时分,大明宫突然来了近侍,手捧着明黄绢札,细着噪子宣读圣旨,众人听后面面相觑,上边刮什么风真是愈加看不明白。
    原来司马清为鲁王做传颂歌的同时,也将他多年所作的学问见解整理成书一并送到京,今朝乘着圣上高兴,杜尚书当朝献上。圣上只略翻几页,发到翰林院,让各翰林们认真研读,三日内作出心得。
    盯着眼前厚厚的册子,这下更没了休沐日,全都守在玉堂署细读后作出文章以媚上,孟焕之翻着手中的册子不动声色。
    杜谦在家中早已见过轻嗤一声,转头问众同僚:“何人与我同去用午饭?”
    一众翰林装聋做哑,你小子眼高于顶,平时眼里只瞧得上两个人,秦家四郎告了假不在,直说邀请孟翰林便是,绕这么大弯子也不嫌累。
    孟焕之施然受约,不忘拿上食盒也请杜六郎共用。
    杜谦最近见到孟焕之都会想起一双长眉,心里埋呔道跟个四分分像秦家老狐狸的女人一起过日子,想着都腻歪。他等着上菜式,边吃着桂花糕问起孟焕之对方才之事做何想。
    孟焕之瞧着市井热闹气象,似笑非笑:“我作何想不紧要,关键要看圣上怎么想。”
    杜谦戾气涌上眉心,冷哼一声再未说话。黄昏时分,他也未曾疑心孟焕之交换书稿的举动,倒拿着孟焕之的文章袖回家中深读。
    次日,孟焕之对着明显被人动过的书案,再看到杜谦的书稿原封不动,只立在当地无声冷笑。
    ******
    孟府请客的正日子,方太君带着几个儿媳和三个孙媳如约来到孟府,孙辈媳妇中五奶奶有孕,四奶奶跟着秦昭去了外地,这两人不曾来。
    知言对着方太君等抱怨道:“本来说好,可临了焕之还是守在衙门,老祖宗和各位婶婶要想罚,只罚他一个人。”
    方太君近年极少出门,只坐了一时车便觉得身子沉,在知言正屋榻上小憩,笑而不语。
    几个太太和奶奶们边打量着屋子,二太太出声打趣道:“我们罚九姑爷,你真舍得?平日里话里话外都是姑爷的名字,我都听了燥得慌,今儿忽喇喇让大家罚他,我还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。”
    众人哄堂大笑,知言依是厚脸皮不予反驳,待方太君缓过劲,带她们逛园子。
    一行人珠翠环绕,欢笑不停,方太君年事虽高,记性却好,指着几处忆起三十多年前的旧模样,最后她只喟叹:“孟府改了旧时貌,但愿也能一洗先时晦气,眼下什么都瞧着好,唯你太不争气。”
    长辈们都看着知言长大,话里关怀之意她能明白,她对着老人撒娇:“焕之都说过,想着因我年纪小再迟两年也无妨,老祖宗倒要嫌弃孙女。”
    身后众人抿嘴笑,方太君谆谆善诱:“姑爷真心待你好,你更要知疼知热。”
    知言唯有陪笑答应。
    方太君又见了聂妈妈及聂妈妈新认的干女儿,满意地点头,对着几个儿媳意有所指:“初云跟我了十来年,如今才有个好着落。双福眼看着大半辈子都要耗在我身上,将来等我闭了眼,她可是孤苦无依没了去处。”
    几位太太相视一眼,六太太闻弦知意率先接话:“要是双福妹妹不嫌弃,六房缺个管事的妈妈,若她肯来,也算给我解忧。老太太也是知道知媛太淘,昊儿也不省心,儿媳镇日忙不过来,总愁身边的人不够使。”
    双福正要开口拒绝,但听方太君发话:“也好,就这么定了。双福,赶紧谢过你六太太,又不是明天便让你去六房,苦着脸给谁看。”
    双福微挪脚步向六太太福身,被对方扶起,两人眼睛对上,心中都明了。不独六太太,在座的几位太太心中都有数,双福自小恋着秦家六老爷,虽极力遮掩,总在无意间露出一星半点让外人窥去。又她稳重不生事,从不挑事抢先,各位太太也是真心喜爱正荣堂这位大丫头。如今老太太放了话,只求将来给双福一个安身的地方,六太太张氏做个顺水人情,全了大家的情份。
    此桩心事一了,方太君心情更好,用饭时连夸孟府的厨子手艺好。知言边给老人布菜,解释道:“我府上几位厨子还是旧年父亲寻来的人,只会做家常菜式。今天因要请客,从六哥处借了几个得力的厨妇,满桌的菜都是她们置办,老祖宗若觉得好,我从六哥处讨来人,过两天给您送过去。”
    方太君摆手道:“尝个鲜罢了,晖儿调|教人也不易,留在府里倒大材小用,让他自已使罢。”
    二太太最会说笑,连声夸起秦晖,哄得方太君笑不扰口。
    大太太对着常氏悄语,不防方太君问她们妯娌两人说何私房话,她带许感叹:“儿媳才对三弟妹说起九丫头小时候的趣事,忆起她在老太太屋里偷着使坏,转眼间也嫁了人,长成如花似玉般的娇艳小美人,有几分像当年的二小姑,却比二小姑更要出色。”
    方太君搂着知言,脸上带着感伤,笑语:“她们姐妹小时候聚在一起,叽叽喳喳跟雀儿一般,从琴儿数起一直到知媛,都在我屋里长大,若都聚齐了,大半个屋子都是莺声笑语。如今,家里只剩下三个女儿,叫我们如何不服老。”
    话中伤怀也带动众位太太的心思,大房两个嫡女,知琴最为出色却盛年陨落;知娴娇憨天真,为了姐姐留下的两个孩子嫁入孔家做了填房;大房庶女知棋行事果断刚强,仍犹陷在方家的泥潭中。
    二房庶女知书才情居首,性情居末,倒是最好命,公婆厚道,夫君仁义,子嗣不愁,如今虽去了西北,大家也不忧心她。知静,人如其名,安静稳妥,小夫妻也恩爱情浓,但沈博卷入东宫的事非之中脱身不得,也让二太太日夜不安。
    三房女儿最多,知画好强争先,夫君也争气,唯怕将来秦家失势,苏元成故伎重犯风流本性不改;知雅好美爱虚荣,姐妹们中唯她最直率且心性简单,董家也是好人家,七姑爷更是畏妻如虎,倒也不愁;知仪看似毛燥实则心中有筹划,嫁的梅家更不用说,家里上下无一擅禀风月之人,她倒要多盼夫君识情趣通风情;知恬貌美倾城柔弱如娇花,但愿承恩公能护得她一生平安。
    四房知德心眼最多且狡猾,只有她哄人的份,断没人别人糊弄她的说法。
    五房知容小小年纪行事周正,相貌也在姐妹中算中上等,将来择个稳当的人家不在话下。
    六房知媛爽朗大气,只须等着当国公夫人,她的母亲、外祖母早铺好了路保得一生无忧。
    知言见方太君带着愁云,故厚脸皮说:“老祖宗莫愁,等孙女生出一大群儿女全送到你跟前教养,不用教得太好,和孙女差不多好就成。”
    说及孩子,常氏心思早飘了老远,盼着儿子带儿媳出去一趟,年底能得个好消息。
    方太君自要骂知言不知羞,又秦家几位奶奶也凑趣开解,老人复又开怀畅笑。又坐了一时见天色不早,她带着人离开,回了首辅府。
    知言送走祖母、婶婶和嫂嫂们,站在垂花门等着孟焕之回来,一个大红身影从转角处出现,她急切地迎上去,开口便是:“焕之,我一整天都念着你。”
    孟焕之一扫在翰林院劳神费心的疲惫,双眸发亮,打横抱起知言进屋,细问她如何想自己,就差用行动表示自己的想念。
    还是知言立场坚定,一定要先用过晚饭,哄得孟焕之用过饭。然后某人忘记了下午的戏语,挑灯夜读当起好学青年。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