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第35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知婉不以为意:“我学他英武,又没说非要和他一般下场。”
    知言伸出手指戳乔婉:“嘴上怎么不把门,张口就来,没的忌讳。”乔婉做鬼脸。
    知言转念想起威武伯家的事,悄悄问她:“表妹,知不知道沈家的事?”
    乔婉猛点头,脸上现出得意之色,一笑眼睛成月牙,唤过身边大丫头侍剑:“你给表姐说说,在母亲和大嫂、还有祖母身边都听了那些话。”
    知言扑哧笑出声,主仆两人都是八卦王。
    侍剑是个十个岁的丫头,清秀活泼,小嘴能说会道,一会功夫把听来威武伯家的事倒个一干两净:
    威武伯驻在江南,原先也兴起过几代,有些名头,现时衰败。现任威武伯不思进取,成天流连花丛,家里头女人数不清。又威武伯太夫人宠溺儿子,不以为耻,反助纣为虐。
    威武伯夫人初嫁时也曾抗争,费了心思拉救夫君,眼看无望,她却是刚强,生下儿子后,再未让夫君进房,一门心思栽培孩子。到处托人求情,把儿子塞到东宫当侍卫,索性自己也从伯府中抽出身,住在京中府宅陪伴儿子,留下偌大伯府任他人玩乐。一心为儿子挑个能主事的媳妇,因人说首辅家孙女个个出众,她托人打听,远远地相看过几回,觉得庶出二房的嫡女是个稳妥的能拿得住事,这才托了太子递话过来。
    知言发愁:“他家这般情形,都是虎狼之辈,六姐姐嫁过去,日日都不得舒心。”
    乔婉却是知道原由:“表姑母应诺,让沈家表哥婚后长住京城,等威武伯去世,表哥袭爵再回伯府,扰人之事有她来抵挡。”
    知言还是觉得不妥:“沈世子庶出弟妹定不在少数。”
    乔婉皱眉点头:“威武伯自己就有十来个庶出弟妹,眼下伯府中庶出子女数不清。”
    宁远侯为人正派,府中有几位妾室通房,并三五个庶出子女,在勋贵公侯之家极是难得。
    知言想起固远侯府一大屋子人,各怀心思,眼神直勾勾,跟啃人的老鼠一般,浑身打个寒战。
    用过午饭,闲聊数句,两拔人回府,二太太和威武伯夫人许是达成共识,态度亲密携手共同走出,知静粉面含羞向沈家母子告退,腰间玉佩只剩凤佩,经过沈博身边,一对少年男女都略不自在身形收紧。
    *****
    回府见过方太君后,知言姐妹就被打发出来。两位太太要与方太君细说详情,不便女儿家旁听。
    她二人结伴回屋子,许是知言瞧向知静面带担扰,她嫣然一笑示安慰。
    知静心中明白这桩婚事背后的艰难处,数日前听母亲一一细说内里详情,乱成一窝丝,心思糊涂的太婆婆,胡作非为的公公,杂七杂八,只未来伯府夫人的名头好听。可谁家女儿出嫁后能过畅快日子,家里头祖父母、父辈为人宽厚,两个嫂嫂进门后行事瞻前顾后,惟怕出差池。大哥天性纯良,不是做大事之人;三哥心思缜密,偏偏走了歪路;七哥,书呆子,即便考中科举,仕途上吃不开;哥哥挑不起大梁,自己能为父母分忧责无旁贷,太子近臣但愿对哥哥们有所助宜。
    家中不允儿女妄动私情,长辈带着引见的小姐或公子,便是今生相伴长守到白头之人,从此守住心,念着对方的音容,心无旁鹜等待迎娶之日。
    沈世子,知静便当他是良人,托付今生!
    ☆、第61章 露端倪
    知言和知静走过汉白玉拱桥,迎面碰上知婕,穿着披风,手里捧着暖炉,皓齿明眸,浅笑盈盈,上前拉着两个姐妹手说话:“五姐姐请我们过去,看她做的画,正好六姐和九妹回来,不如一同去。”
    三人结伴同去,才进知娴院中,几个姐妹笑声如银铃直入耳,进得屋内,因烧着地龙,热气扑面,解下披风交给小丫头。西侧书房中,三房的几个女儿都在,围在书桌旁指点知娴做画。
    知娴穿着惯爱的淡黄色直领镶兔毛袄,银红百折裙,面如凝玉,双眸带笑,樱桃小嘴微翘,现出两个小梨涡,娇憨可爱。
    知画听得声响,抬头戏谑道:“六妹妹,妹夫可是俊俏,要从实招来,不得偷瞒一星半点。”
    知静美目轻嗔,扭头坐到椅上,喊着上茶。
    知画亲来拉她:“先来看画,一会子可要交待清楚,我们都等了一天。”
    看几个姐妹眼巴巴盯着,知静不以理会,探头看向桌上快成的牡丹图,指着一处:“五姐,此处用色须浓一分,方能衬出层次。”
    知娴边用笔蘸彩,笑说:“六妹妹,可别岔开话题,我们都不依,几个姐姐都是这么过来的,你不能例外。”
    知静现出扭捏之态,瞥向知言求助。
    知言装傻:“我和婉表妹在她屋里说话,没瞧见沈世子和六姐姐说私房话,不过……”故意顿住话头。
    几个姐姐好奇的催促:“快说,不过什么?”
    知言边往门口蹭去,快语道:“六姐姐裙上系的玉佩原是一对,现只剩一只凤佩,几位姐姐不妨问六姐,龙佩去了何处。”说完三步并两步撒到外面,可巧知娴的大丫头竹心端着茶碗来,知言躲在竹心身后躲避知静来抓。
    知静左扑右抓几回,拉扯竹心身子来回晃动,手中托盘茶碗溢出水,竹心急劝:“两位姑娘再闹下去,茶碗可是要泼了,烫着人如何是好。”
    知静才做罢,被几个姐妹拉住轮番盘问:“沈世子长得如何”
    “有多高”
    “同姐姐说了什么”
    知静招架不住,转移众姐妹视线,指着知娴:“五姐姐眼看也快定亲,我们都未见上岳家公子,为何不去问她。”
    知画捧着茶碗,嫣笑说:“还不是五妹那位岳公子上回来,我们都没见上,五妹又不肯说,怕被人抢了去。”
    知娴面上微变色,嗔怪道:“四姐得了好夫婿,成天惦记着这回事,好生没意思。”
    知雅羽睫闪动,调皮地追问:“那要说什么,我与八妹她们?姐姐天天都能看得见,说一次你那位岳公子,别人又抢不去。”
    知画伸出玉指戳嫡妹:“浑说”知雅挤眉弄眼不予理会。
    知娴面如沉水,不作答,埋头做画,笔毫微停滞,蘸水调色,全然无半分羞喜之色。
    知恬安分静静偎在姐姐身边听;知仪欲开口打趣,被知言暗拉一把,使个眼色,她也做罢。
    知雅未觉察出异样,调笑凑到知娴跟前,摇身她身子撒娇:“五姐姐,你就说说呗!”
    知娴把笔往桌上一摔,笔毫落到宣纸上,丹青洇散开来,一副快成的牡丹图渲染上杂色,可是废了。
    知娴面带愠色瞪圆眼眼,冷冰冰地说:“日日记得情郎,我没那等闲情,有那功夫做甚不好。”
    事出反常,知静捂嘴惊愕,知画在旁也觉出不妥正欲开口,知雅天性敏锐又直爽,心中有话脱口而出:“五姐姐莫不是心中另有了人,才不喜我等说出岳公子。”
    知娴赤目翻脸,面色通红怒语:“岳公子,岳公子,是龙肝凤脑还是天王宝贝,七妹一心惦念他,送给你算了。”怒冲冲绕过几个姐妹,走进卧房,不知打翻何物,听见内室叮铛做响,动静非常。
    知雅不料姐姐变脸,一时气结,指着知娴背影“你”跺脚说不出话。
    几个姐妹都知内中有蹊跷,面面相觑,知画居长,出声圆场:“定是五妹妹画画累着了,好了,我们打扰半日功夫,也都先回,改日再来一同作画。”她走到知雅身边,眼神警告,轻拍手安慰,知雅眼圈发红咬唇忍住泪。知画轻搂妹妹。
    竹心也陪笑道:“姑娘这几日总念着孔家小少爷,心绪不好,冒犯几位小姐,改天她缓过劲,再来向各位姐妹赔罪。”
    知画、知静都笑说无妨,知婕与众姐妹相隔一层,更不会计较。
    众人出了屋子,知雅心中犯嘀咕,出来后说出疑问:“四姐姐当时一提苏家姐夫,脸都红了,二姐姐和三姐姐都被我等时常打趣,也不见怒,五姐姐真有些怪。”
    知画气妹妹口无遮拦,发怒训斥:“少说几句,没人当你不在,先回屋去,回头再来收拾你。”
    知雅方才在屋中遭知娴抢白,已是受委屈,碍于情面忍住气性,她自觉未曾做错什么,连番被人发难,眼眶中盈中泪,甩着帕子,扭头快步回屋。
    知画语言出口,悔之晚矣,三房这对嫡姐妹从小吵到大,知雅渐大脾性收敛许多,平日能平和相处,今天有了矛盾,追过去也是大吵,少不得惊动他人,不如改天趁妹妹气消,再去赔罪。故她望着知雅背影叹口气,并未跟去。
    知婕却说:“正好,我有样东西拉在七姐屋里,趁着功夫想起来,过去取回来。”
    知画忙说:“劳烦婕妹妹开解她,先替我赔个罪。”
    其余几个姐妹也借机回屋,知静自回院子,三房几个庶女聚在知言房中叙话。
    知仪见只剩她们三人,也说出自己的纳闷:“说来也怪,五姐姐从不愿说起岳家公子,我听六哥说过,岳家公子人品、长相都出类拨粹,她真的心里有别人?”
    知言接过立冬递上的茶,故作平淡:“旁人的事少掺合,许是五姐姐被人打趣得多,心里恼了。”
    知仪仔细盘算其中关节,点头应下。
    知恬睁大双瞳,悄声说:“我撞见过好几次,五姐姐在园中回廊边栏杆上坐着流泪。”她从不说假话,何况对着知言,更是无一丝虚假。
    知言叮嘱她两人:“听来的,看到的,不一定就是真。大房的事我们管不了,大伯母未必不知道五姐姐心里的曲折,都当什么也不知,以后照常相处就是,再别犯了忌讳,少提那位公子。”
    知恬和知仪会意,再闲话几句,告辞回屋。
    知言也在纳闷,上回在园中见知娴落泪,就觉很是蹊跷,她真的动了心,会是何人?三年间在外,姐妹们之间事务不甚了解,何况这种心事,等闲不与外道。
    知言嗟叹,不论何人,依着家中教养规矩,决不允女儿动此念头。锦衣玉食,使奴唤婢,终是笼中鸟,知娴注定要将心事付流水,但愿她能想通其中关节,不要步韩世芳后尘。
    韩家根基深厚,有资本容女儿不嫁,把一个嫡女废到手里。秦家可不许,长房嫡女能允挑个轻省人家已是开恩,介时绑着上花轿也要把人嫁出去,不会让知娴一人连累众姐妹声名。
    知言伸手逗弄从宁远侯府带回来的水仙,青白浅瓷盆中,一泓清水,质洁绿意深,白瓣吐蕊,冰肌玉骨,只一盆栽尔。那及得上塞外迎风挺立的胡杨,漫天黄沙,红叶绚烂,屹立千年,枯而不死,死而不朽。
    ******
    连着飘了两日雪珠,寒风冽人,丫头婆子紧缩脖子快步在院中行走,巴不得主子们没吩咐,能在屋中躲清闲半日。
    下午闲时,方太君浅睡,知言在正荣堂次间明窗下抄着金刚经,快到年下,依着旧例,送到各处庙宇诵读,只用馆阁体,姐妹们都分抄,略表心意。
    老狐狸和方太君都不甚信鬼神之说,待僧侣尼道平常,如此行径走过场,花几个银钱卖个心安罢了。
    最近不能出城,燕云楼前一事,秦晖被罚,加了功课关在院中读书。秦旷次日被送到英国公身边当亲卫,英国公年底冬训,日日盘旋在西郊营忙于军务,故秦旷至今不曾回府。
    知言放下笔活动手腕,准备歇一会再抄,听婆子报四爷回来,说来奇怪,秦昭这回出门一个多月,送五太太一趟往返只需十数日,不知又去了何处公干。北风朔吹,已是数九,不仅方太君念着,三太太望眼欲穿,几个姐妹心神不定盼着他早些回转。
    毡帘打起,秦昭进屋先向祖母磕头请安,方太君忙命起来到眼前,心疼地说:“天寒地冻,可是辛苦你了,见了你祖父不曾。”
    秦昭微笑点头:“见过了,换过衣裳才来见祖母。孙儿这回出门,守了半个多月,终于等到孟御史之孙出门游学年底回家,不负祖父母之托。”
    方太君颇有兴致:“哦,孟家老太太可好,去年听你说,她得了痰疾,说来比我小上几岁,当年吃苦太多,伤了根本。”
    秦昭语气轻松:“好,孟老太太身子仍康健,比去年我见要精神几分,托我向祖母问好。”
    方太君感叹:“近三十年没面,故人改了容颜,我们都已老朽矣。你祖父交待的事可是办妥了。”
    秦昭斟酌用词:“孟老太太说旧时之约,履约之人已夭折,便已了结,不算咱们家失信,让祖父不必再执意如此。”
    方太君面上带出伤感:“当初,你祖父能脱身,还赖孟御史上疏铁谏,虽是先帝并不是因他之故手下留情,终是雪中送炭,情义无价,秦家上下几十号人欠他家一个人情。孟家遭难时,咱们家远在西北不能伸以援手,只京中两个旧仆偷偷送过几回银钱衣物,几如杯水车薪。他家儿子因此身子受损,不及弱冠,药石无效不治身亡。孟家女儿原与你六叔自幼定有婚约,那么个一个机灵乖巧的小人儿经受不住抄家,受了惊吓夭折。外人虽不知晓两家婚约,几十年间跟块石头一般,压在我和你祖父心底,总不能愧欠人家。”
    秦昭安慰祖母:“孟御史之孙是个心思豁达之人,存有大志,言谈中并未对祖父生怨,孙儿见他心气高,恐不肯与秦家再续姻亲。”
    方太君轻叹:“见着人就好,一次不成还有下次,孟家人总有一分傲骨,我早都想到。”
    又是孟家,趁着空当,知言对秦昭眨眼,秦昭带笑意轻眨眼回应。
    ☆、第62章 明镜心
    方太君拉着秦昭细问孟家诸事,见外头天渐黑,打发秦昭回三房,因说:“你母亲在房里等了多日,见天盼着,带妹妹回去,得空再来陪我。”
    秦昭应下带着知言往三房走去,知言细观秦昭,历经风霜奔波,气质愈沉敛,步履稳健,自信却不张狂,少年郎一步一步朝成年男人蜕变。
    知言心中有几分忐忑不安,秦昭回来是否还要罚知言、秦晖乱跑惹出事非,故讨好地套话:“四哥,你不在京,家中好生没意思。”
    秦昭似笑非笑,轻哼:“好生没意思?燕京城中热闹地方,六弟带你去少了,真是无法无天。”伸出手指狠弹知言额头,脚步不做停。
    知言捂着额头,暗中吐舌头。不是吧,回府一会功夫,耳报神们把家中大小琐事都汇报清楚。这个冬天可是没指望能出城骑马。
    知言苦着脸跟在秦昭身后到三太太正屋,除秦旷外,众兄弟姐妹都在。秦枫坐在上首同几个女儿说话,温声软语,体贴周到。他总是在女儿面前做慈父,到几个儿子跟前另换一副面孔。
    秦枫回府数月,竭尽全力补偿多年在外,不能与儿女相处亲近之憾。一有闲暇,唤来众儿女说话,推心置腹,言语如和风细雨,大到人情往来、世间风俗,小到生活微末,事无巨细,倾囊相授。舔犊之情深,旁观者为之动容,最起码他是个好父亲。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