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第21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霎时便有命妇贵女惊叫,周围都是拿着枪剑的男人,个个神情冰冷朝她们身上打量,更有人就要近身抓人,她们堂堂世家夫人,何曾受过这样的待遇?!更别替那些小姐,更是惊羞得眼泪打转。
    沈皇后愣了愣,不再与那个陌生太监纠缠。再一看来人的做派,根本没将自个儿放在眼里,本就不耐的心情就更加恶劣,立马发怒道:“小李将军好大的威风,便是将本宫也不放在眼里了?!”
    小李将军见是皇后一行,立刻变得恭敬起来,抱拳道:“望娘娘赎罪。今晚漪澜殿走水,尚未查明原因情况。皇上有口谕,彻查宫中任何可疑人物,绝不错放过一人!故而这才惊扰了娘娘和众位贵人。”
    皇后略微松了一口气:“如此说来,皇上无恙?”
    太子也在一旁出声询问:“我父皇究竟如何?!”
    小李将军面上虽仍旧保持着恭敬,却是不疼不痒地回复了几句。
    太子顿时就恼了,这李图辉与自己并不是一路的,多次想收买纳为己用,这姓李的却推三阻四,不识好歹,当即就想发作,治他一个不敬之罪。
    皇后这个时候哪里还管得了太子的不悦,只听得小李将军回答道:“皇上厚德齐天,并无大恙。虽手臂处有些许灼伤,却无性命之忧。”
    朱皇贵妃惊呼:“皇上受伤了。可有请太医?!”
    “回禀娘娘,太医院冯太医、章太医还有刘太医三首均在东宫打理诊治,请娘娘放心。这次漪澜殿起火,幸好二皇子和朱国凛大人英勇,当机立断冲进了宫中,否则还不定会怎样?!说来圣人也觉得奇怪,漪澜殿连着东宫,走水之时并未瞧见殿下襄助,如今才知道殿下跟了皇后娘娘的宴席。”
    朱国凛是朱皇贵妃的兄长,新任殿前督检点。朱氏听了自家大哥立此大功,一时也放下心来,又觉得脸上无限风光,再听得小李将军提到了二皇子,更是得意地瞥了沈皇后一眼。先不说漪澜殿如何走水的,这等表现的机会,太子竟然白白丧失了,让自家捡了一个便宜不说,日后追查起来,皇上遇险之时太子竟然在寻欢作乐,御史们还不知道要怎么编排呢!
    皇后搅紧了绢帕,面上挤出一个难看的笑:“太子仁孝,故而陪着本宫。若是知道他父皇遭了难,定会奋不顾身。如今不是纠缠这些的时候,圣人身边不能没人照拂,本宫与太子等即刻前往东宫。”
    小李将军对着皇后却收了笑,面无表情道:“今晚事发突然,宫门全部落锁,任何一个人不得随意出入,违令者杀无赦。圣人交代一概不见任何人,请皇贵妃暂回咸福宫避乱,众家夫人暂回扶摇水榭,太皇后与太子殿下即刻前往凤藻宫,不得有误!”
    皇后脸色发白,张了张嘴:“连本宫也要一并回宫?”
    御林军作风彪悍,不一会儿便将众人围了起来。说是为了大家的安危护送,言辞间却没多少客气,瞧着倒像是押送,甚至对皇后也不假言辞。
    众人再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,也隐隐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。
    可皇后和太子已经被御林军请走,朱皇贵妃也没闹着要去探视,留下一堆人面面相觑,不知怎么办才好。她们进宫的时候,可没有得知要在宫中过夜,现在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,一时间抱怨之声四起。
    邢氏这才慌慌张张发现,霍定姚不见了踪影。方才混乱的时候,她也没留意,眼下情况愈发不好,她更不敢声张。加上御林军呼三喝四地赶着她们就要往回走,心里就愈发惊惶了起来。
    却不想,一只小手突然拉住了她。邢氏低头一看,可不是自家姑娘,惊慌失措,又灰扑扑着一张脸,周身更是脏得不成样子。邢氏松了一口气,到底还是责备了两三句不轻不重的话,免得自己女儿不懂规矩,在宫中惹出大乱子。
    霍定姚勉强对着邢氏一笑,面色显得十分苍白,犹自惊惶。她惊魂未定地跟着火把凛凛的队伍移动,忍不住朝树林间望了望,看见有一队人马朝那边深处走去,胸口的心脏急促跳个不停。
    那个时候,她趁那些人不备松手之余,刺溜一下钻进了树林。紧接着皇后她们来了,御林军也到了,她听见那为首的贼人低声下了退走的命令,还道不过是一个小丫头,也不会有人相信她的话,然后转瞬消失得一干二净。
    也许是霍定姚的魂不守舍引起了邢氏的注意,邢氏以为她人小,被眼前凶神恶煞的军队吓呆了,倒是连忙又安慰了她几句,继而紧紧拉出了她的小手。
    霍定姚深吸一口气,今晚发生的事情太多了!就连……就连她自己,也不小心卷入了这宫中惊天的秘密中……
    她暗暗握紧了拳头,命令自己镇定下来。天色那么暗,那些人应该没有看清楚看她的模样的!
    但是,他们却抢走了她挂在脖子上的玉坠。
    ☆、第38章 密谋
    皇后说是第二天将贵妇们送走,实则第二天她们仍被强行留在了宫中,下午宫门外面还加派了一群禁军侍卫巡视。命妇们惶惶不安,商量之下选派出了常春侯夫人要求面见皇后,这合理的要求也被驳了回去。
    其余不懂事的贵女却在一旁叫嚷,虽然上面分拨了几个宫女来伺候,但是贵人多下人少,以往她们在府里是十几个下人围着一个主子打转,眼下却成了一个下人围着十几个主子打转,如何忙乎得过来。原本她们就没有了贴身婢女伺候,本就十分糟心,如今连个换洗的衣物都没有,成何体统,勉强一夜已是极限。若再多一天出来,岂不成了与街上的叫花子一般了。
    霍定姚心中愈发笃定,漪澜殿走水与太子被陷害一样,都是*,皇帝这是在追查要弑君的真凶,所以御林军才会这样不客气,不仅不会怜香惜玉,更拿出刀明晃晃地一吓,那些贵女便个个禁了声。
    她几乎可以肯定,这一切都是翔王和他的幕僚在幕后黑手。
    但是她不明白的是,若真烧死了皇帝,太子便是顺利继位,岂不是帮了太子的大忙了?!就算是嫁祸给了太子,还有一个二皇子在旁边虎视眈眈,也是肉包子打狗便宜了别人。不仅如此,其他皇子身份也贵重,谁知道会不会也想分一杯羹。
    那四皇子到底在想什么?
    难道……宫中走水的主谋还另有他人……
    皇后没见着,这宫里的姑姑倒是来露了一面,安抚了一下众人,分派了一些寝衣和用作梳洗打扮的锦盒,又匆匆离开。
    她走得急,命妇们也没有从她口中掏出些什么话来,只说皇帝下旨在彻查宫中的闲杂人等,又下令封了宫门搜罗嫌犯,未免惊扰了众家夫人,故而再将大家在宫中多留一天。
    众人无奈,只得散了去。贵女依旧抱怨,这宫中匆匆忙忙置下的胭脂水粉虽然不差,但是怎么能和自个儿精挑细选的比呢。好些人干脆弃之不用,也怕伤了自个儿光嫩的肌肤。好在服侍的人手虽然不够,扶摇水榭的宫房却是充足的,一番抱怨之后也累了,勉强梳洗后多半熄灯躺下。
    那姑姑瞧着是踏出了宫殿大门,她本该向南行走回尚衣局,却快步左拐进了一条密林小道,竟是十分熟悉这扶摇水榭里的构局,居然在禁军眼皮子底下,又晃身回到了宫殿内的西苑。
    西苑靠近最尽头有一个不起眼的半月小门掩藏在藤萝后面,这姑姑悄无声息来到了门前,小心翼翼地左右瞧瞧之后,举手轻轻敲了一长两短三下门。
    未等上多久,这门便吱呀一声开了一道儿缝,这姑姑便像泥鳅一般钻了进去。
    这姑姑刚进屋,便一把握住了屋内人的双手,噗通一声就跪下,含泪低叫了一声:“郡主……皇后和太子,这次是遭大难了呀!娘娘无奈,只得出此下策,着我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和您见上一面。”
    这个姑姑是个老宫人,她口中的郡主,赫然就是出嫁到了永定侯府的三奶奶王氏。
    王氏闻言,又是心疼又是惊疑:“方才我收到你传过来的暗示,心中便觉得不安,特意将门留到现在。你快仔细说说,宫中到底出了什么事情?!皇帝不是只受了点惊吓,并没有伤着,难不成因为走水的事情又责罚了皇后和太子?”
    “若只是这样便好了。”这姑姑恨恨道,“郡主您不知道,当时火势十分凶猛,便是好些个将军、忠勇的大臣也没办法,最后却是二皇子在众目睽睽之下,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,硬闯了进去,将皇帝拉了出来。皇帝只是被火燎了须发,二皇子却昏了过去,被抬回了延熙宫,荣嫔可是哭得晕过去好几次。旁边就有人嘴碎了,这二皇子救驾有功,太子却没了踪影……后来,更有人向皇帝告状,说太子居然在这个时候,和进宫的贵女在御花园调笑!皇帝大发雷霆,便责罚了太子,太子便一直跪在皇极殿外呢!”
    王氏也跟着恼了,“太子也真是太大意了!若是平日里也就罢了,皇后定会堵了那些长舌妇的嘴,便是有闲言碎语也不会流传得那么难听!皇后难道就没找个说辞说与皇帝吗?!”
    “皇帝现在都不想见到皇后,求了几次都被赶了回来……”姑姑抹泪,“还是六皇子给娘娘想了个法子,把这消息透露给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郭康海,又好生孝敬了一番,这郭康海才找了个适当的时机向皇帝提了一两句。说太子一向酒量颇深,却醉得不省人事,后脑又生得了一个红肿的大包,这事情定有蹊跷。”
    王氏急急问道,“结果如何?皇帝可说了什么?”
    姑姑摇头,哭诉道:“不大好。也不知道是哪个作孽的造谣生事,早早的就与皇帝耳边进了谗言。我们这样去疏通,反而着了其道!郭公公提完后,圣人冷笑了一声,说原本以为太子只是不中用,没想到如今更是满口谎言,那脑后的大包说不定是人家女子反抗所得,实则是‘德行有亏,不堪大任’,然后拂袖而去。郭公公也跟着吃了挂落,被赏了十个廷杖……皇后娘娘听闻后气急攻心,口中吐血,差点就……就……缓不过来了!”
    王氏惊诧地瞪大了眼,即便是太子没来得及去救驾,也不会得了如此严重的定论啊!
    那姑姑自知失言,生怕连桂康王府也撒手不管,连忙道:“皇帝也只是盛怒之下才出此重言,傍晚时分,皇帝已经松口召见了太子,可见还是器重太子殿下的。”
    王氏气道:“你这个老奴怎么不将话说清楚!害得我担惊受怕!”
    姑姑赶紧赔笑:“奴婢嘴笨,让郡主受惊了,是奴婢的不是。奴婢担心皇极殿中有变,方才过来前,跟皇极宫中一个交好的姐妹打听了消息,她告诉奴婢,太子进去后,重重的磕了九个响头……皇帝到底于心不忍,便让他起身回话……”
    她瞧王氏还是紧张着皇后和太子,心里松了一口气,她没说明白的是,那姐妹同时也告诉她,皇帝虽然是见了人,可也当着七皇子和八皇子的面又训斥了太子。
    “那可不是,太子毕竟是正统。虽然屡次遭人陷害,但仍旧爱护手足。这一点皇帝不可能不看在眼里。”王氏自以为是道,想了想又追问,“有查出来是什么人生事造谣?!”
    那姑姑摇摇头,又恨恨地瞪了一眼延熙宫的方向,压低了声音道:“娘娘虽然没证据,不过也同奴婢说过,应该是延熙宫的那位……”
    “她?荣嫔不过是个没家世的,借她十个胆子也不敢。”王氏轻蔑一哼,想了想也皱起了眉头,“她虽然见着本郡主也客客气气,不过那副柔柔弱弱的模样,肚子里弯弯绕绕也最多,可是让人生厌。”
    “可不是那样!荣嫔是不敢,可是她为着二皇子也就能心狠手辣得起来。更何况,她攀上了朱皇贵妃,还将自己的亲侄女儿嫁给了朱皇贵妃的叔叔当小妾,这脸子可真是够厚的,也不怕乱了辈分。朱氏的祖父可是内阁首辅大臣,这腰杆如何不能挺直了?!所以这荣嫔傍上了大腿,一计不成只怕会再生一次歹毒之计。若是圣人真被蒙骗,太子在这宫中,可就难有立锥之地了!”
    王氏也慌了,“这怎么成?如果就这样坐以待毙,不就趁了他人心意!娘娘可有交代给你什么法子?”
    那姑姑点头,从身上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锦盒:“雍州大名府的定国将军是沈皇后的亲祖叔伯,也只得将太子危困于宫中的消息传出去,让老太爷想想法子。”
    她顿了一下,含泪用极低的声音道,“皇帝已有口谕,明个儿巳时便会封了城门,请郡主想办法在此前将东西送走,不然就来不及了!”
    王氏也犯了难。皇宫走了水,桂康王爷人定是在宫中,自己却没办法同他见上面。王府内虽有忠心的人,但是都是些不能挑大梁的婆子和妇仆。而永定侯府就别提了,老夫人是个精明的老顽固,侯爷又是个软弱无能的,其他的更别提,指不定转眼就把这事情抖露了出去。
    这可怎么是好啊……
    正一筹莫展间,内屋却突然走出来一个袅娜的身影,跪倒在地:“三伯娘,元姬愿意为皇后和太子分忧。”
    王氏和这姑姑齐齐大惊失色,她们根本没堤防,这内室之中竟然还有人。
    那姑姑霍然起身,盯着地上的霍元姬,眼里几乎射出毒刺来:
    “你是谁?你怎么会在这里?!”
    又惊疑不定地问王氏,“这姑娘唤郡主伯娘,莫非是永定侯府的小姐?”
    霍元姬又冲这姑姑磕了一个头,抬头苦笑:“元姬不过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庶女,哪里担得起侯府小姐的名号。若不是三伯娘怜惜,元姬自从被大房和五房联手毒害时,早已吊死在碎月阁了!三伯娘的救命之恩,元姬怎敢忘记?”
    王氏闻言,心一下就软了。
    ☆、第39章 天坑
    霍元姬垂眼自责:“元姬实乃无心之失。今夜宫中走水,元姬担心三伯娘寝室难安,便想前来陪伴三伯娘,谁知道屋内无人……元姬本想在内榻上等等……谁知,谁知……不小心昏睡了过去。”
    这姑姑仍有疑虑:“你方才听得了些什么?”
    霍元姬咬唇,偏头回想了一下摇摇头:“只听见了要将东西送出宫,其他的却是未曾听得。”
    “那你也知道了,这雍州远离京城,你不过一个弱质女流,如何受得住风餐露宿,车马劳顿之苦。再者这等机密之事,若稍微走漏了风声,甚至会性命不保!你虽然再是侯府一个庶女不得宠爱,但也不必冒如此大险!”这姑姑故意说得如此严重,拿眼角去瞅霍元姬,企图从她脸上瞧出一点退缩的痕迹。如果此女靠不住,可别怪皇后狠心。
    霍元姬一脸坚毅:“与皇后和太子如今的困局想必,小女子这点苦算得什么?若是如三伯娘所说,让奸人得逞,以后受苦的是天下的百姓,动摇的是整个大盛王朝的根基。我人微言轻,但也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。”
    那姑姑倒是点头道:“你倒是个识大体的,实则方才姑姑也是吓你,只是一封信函,皇后和太子自有分寸,便是真被人查了,也不是什么大罪,太子有监国之名,联系外臣,也是符合规矩的。我们如此行事,只是怕节外生枝罢了。”
    霍元姬含泪道:“姑姑谬赞,元姬既然已是太子殿下的人,如何不能为太子殿下打算?”说完,又深深拜谢了下去。
    这姑姑一愣,心中恍然大悟,什么为国为民,原来都爬上了太子爷的龙床了?!她也听闻昨晚在御花园太子的风流韵事,这样一联系,那在暖阁中干此下作勾当的,可不就是这个侯府的庶女。她在气恼这霍大姑娘给太子抹黑之余,心中倒是真放心了下来,出了那样的事情,往后这霍家女还不死心塌地的跟着太子。难怪如此卖力!
    这姑姑内心虽鄙夷,面上却缓和了下来,甚至也含了眼泪道:“元姬姑娘如此大义,奴婢定禀明了皇后和太子。太子殿下,定会记得姑娘的功劳。”
    三人又说了些话,霍元姬对于如何出府胸有成竹,王氏与那姑姑都心中大定。这姑姑见事成,叮嘱了几句将锦盒如何能藏在衣服中带出宫,便起身告辞离开。
    她细瘦的身影在夜色消失得飞快,却没有按照规矩回到尚衣局,而是疾走去了凤藻宫。
    沈皇后一直没有入睡。她派去找王氏的冯姑姑是她的心腹。待人回了,连忙摈退左右宫女急问道:“事情办得如何?!”冯姑姑照规矩行礼后,将今晚之事细细说与了沈皇后听。沈皇后脸色难得露出一丝喜悦,却又叹了一口气,转头神情怔怔地看向茫茫黑夜。
    冯姑姑有点不忍:“娘娘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我们再也经不起折腾,若是被圣人发现,太子殿下可就真坐实了罪名!”
    沈皇后闻言眼圈一红:“可是桂康王府一向对本宫和太子忠心耿耿,若就这样做了替死鬼,万一落得个满门操斩的下场……本宫……本宫于心何忍?!”说着,竟然哭扑在了凤塌之上。
    “娘娘如何能这般自责!”冯姑姑顿时心疼,连忙上前安抚,“可恨的是那害太子的人,螳螂在前,黄雀在后。这阴毒的招数一出接着一出,先是让皇上怀疑是太子失德不孝,再来竟然在东宫之中放置了那样诛心之物!心肠何谓不是要将太子置于死地!若不是六殿下机警,早于二皇子他们发现了异常,只怕……只怕皇上在盛怒之下,立刻就会废掉太子之位!”
    沈皇后眼中也射出了仇恨之光。
    “朱氏和宁氏作恶多端,可恨我们空口无凭,在这宫中又势单力薄,若不是皇帝一直放不下姐姐,继而爱惜着太子,只怕我们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!”
    皇后说着,脸色又露出一丝惊惶,抓紧了冯姑姑的手,“即便如此,当夜六皇子却没来得及处理掉其他栽赃之物,那一套新制的龙袍,仍是落到了二皇子手中!”
    冯姑姑安抚道:“二皇子他们没了那枚雕有太子印章的传国玉玺,定不敢轻举妄动。毕竟这龙袍虽然违背了祖制,但也不是最有力的证据!他们贸贸然拿出,我们也不会反咬一口,说是他们趁着大乱诬陷的太子?”
    沈皇后点点头,心头还是有点不确定:“姑姑一定要本宫隐瞒此事不告知郡主,是不是……有失了仁义道德……”
    冯姑姑苦劝道:“娘娘!成大事者怎能拘此小节?郡主毕竟不是太子真正的亲姑妈,怎么会知道她全然没有其他的心思?若她知道那盒子里面装的是要掉脑袋的东西,我们怎么能肯定郡主还能帮我们?!昨夜那小李将军已经搜过一次上下六宫,早晚会查到凤藻宫来的。到时候不仅太子保不住,便是娘娘您也命悬一线啊!”
    沈皇后沉默不语。
    冯姑姑生怕皇后一时犹豫心软,更卯足了劲头苦劝:“娘娘即便是将自个儿的生死置之度外,也得想想老爷和沈家。如今前朝新贵崛起,虽然说对沈家还不足为惧,可同样也有朱家和冯家是咱们沈家的死对头。若娘娘在后宫稍有不慎,这沈家百年基业便真毁于一旦了。再说,皇帝还是最看重娘娘,太子殿下已成年,这以后娘娘再诞下嫡出的皇子也不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,皇帝必定会……应允的……”
    沈皇后苦笑一声:“如今沈家、朱家还有魏家势大,前朝后宫纠缠不清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皇上早就忌惮万分了,哪里还许我生下孩子,便是公主也难了。从前皇帝来我寝宫之后,每次太医院送上来的药膳汤,真当我不知道是个什么毒物么?!姑姑就别提这些来宽慰本宫了,这么多年过去,本宫也是死了这条心了……若不是为了沈家的光耀,还有姐姐的托付……本宫又是何苦要在这深宫里苦苦斗一辈子……”
    冯姑姑闻言也落下了伤心泪,好半天才轻轻扶起了沈皇后,伺候着沐浴更衣。
    沈皇后换了寝衣,终于叹了一口气,“你说的我都明白。太子越大,行止也更稳重,却还是太不谨慎了,明知道宫中步步有人盯着,偏偏还被人偷用了私印。如今只盼郡主和那个霍家姑娘能顺利将东西送到我祖叔伯处。若真事成,往后便赏这霍家姑娘一个侧贵妃,也算是苦了她这份心意。”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