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年代文男主的作精继妹 第106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就是说,她的猜测没有错。她和江恂有亲密的接触,玉坠的功效就会开启。
    不过,这也太奇葩了,她总觉得这个玉坠有点怪怪的。要是她和江恂以后处对象,两人亲个嘴或者有更深入的亲密接触,那葫芦玉坠里的凝露岂不是更多,或者会有别的她还没发现的作用。
    宋瓷越想越囧,不过,时间确实不早了,到最后她干脆不想了,倒床上睡觉了。
    不出意料,今天夜里,葫芦玉坠再次出现在宋瓷的梦里。
    在梦里,宋瓷可以触碰到玉坠,也可以喝到里面的凝露。
    凝露挺好喝的,清凉可口,在炎热的夏天里,不知不觉宋瓷就喝了一大半。
    按理说,长久的熬夜学习,精神应该不会很好的,肌肤也会变得枯黄,会出现各种问题。但第二天早上宋瓷起床后,却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,她觉得自己立马再做20套卷子也不成问题。
    对着镜子梳头的时候,宋瓷还注意到,她的肤色好像也比昨天更好了点儿,本来熬夜时间久了,这段时间她眼底都有一圈淡淡的青痕,但今天什么都没有了。
    唯一的不同,就是昨夜她在梦里喝了些凝露。
    宋瓷眸子瞪圆,乖乖,难道那不只是个梦,那些凝露是真喝到她肚子里了?
    不然的话,这也太巧合了,也没办法解释这些变化的。
    如果那不只是个梦,这些凝露确确实实会对她造成影响,那么,目前已经发现的,这些凝露的作用好像就是提神醒脑、美容养颜和驱蚊驱虫。
    宋瓷摇摇头,太匪夷所思了。
    用早饭的时候,宋瓷向江老太太打听起了葫芦玉坠的事情。
    江老太太看了眼,,想起来了,“是这块玉坠啊,江恂他外曾祖母还在的时候,把这块玉坠给了我,后来,江恂他妈妈结婚的时候,我又把这块玉坠给了他妈妈。”
    “这玉坠啊,可有不少年头了,听江恂他外曾祖母的意思,这块玉坠算我们江家的传家宝吧,一代代传下来的。”
    江老太太突然想起一件事,“祖谱上还记的有这块玉坠。”
    宋瓷和江恂对视一眼,两人都有些吃惊。
    宋瓷忙道:“还上族谱了?”
    “是啊。”江老太太道:“你们要是好奇的话,待会我把族谱找出来,你们翻着看看。”
    吃过早饭,江老太太去到屋子里翻箱倒柜一通找他,真把族谱找出来了。
    江家不愧祖上是富商,族谱的封面和纸张上还刻着精致的纹样呢,摸一摸纸张,也能感觉出来是上等的纸张。
    宋瓷和江恂低头翻开了族谱,江家祖上枝繁叶茂,从唐朝延续至今,好多老祖宗都是商人,行商遍及各地,有些还是当时有名的富商。
    不过,时间紧迫,两人也没有仔细看,而是快速翻到了记载着葫芦玉坠的那一页。
    江恂眼疾手快,指了一下,“在这儿。”
    宋瓷手一顿,仔细阅读起来,族谱上记载,江家的这位老祖宗是文臣,最高官职二品,亲手雕刻了这块葫芦玉坠,送给自己的夫人,然后,这块葫芦玉坠就一代代传承了下来。
    那位老祖宗名字叫做江暮,巧合的是,他的夫人也姓宋,名字叫做宋窈。
    宋瓷愣了愣,盯着“江暮”两个字看了一会儿,心头突然涌出一阵奇怪的感觉。
    她急忙去看江恂,和她一样,江恂这会儿也在低头看着族谱。
    江恂的目光落到“宋窈”两个字上,有那么一刻,他的脑中突然闪现出很多场景,可等他仔细回忆的时候,他什么都想不起了。
    仿佛什么都没出现,一切只是他的错觉。
    宋瓷轻声道:“江暮,宋窈,很好听的名字,他们一定是很相配很恩爱的一对。”
    江恂回过神,“嗯”了一声。
    好在,只有刚才那么一会儿,现在宋瓷心里那阵怪异的感觉已经消失了。她仔细看着记载,惊讶地道:“江恂,你的这位老祖宗竟然是状元郎,好厉害啊!”
    江恂点点头,“是挺厉害的。”
    宋瓷问道:“他是当官的,可你们家怎么后来变成从商的了?”
    江恂往后翻了几页,“应该是后代当官的时候出问题了,就弃官从商了。”
    江家族谱上关于葫芦玉坠的记载也就这么多,其他的,也没有了。宋瓷和江恂又看了会族谱,考虑到待会儿还要做题,他们便把族谱还给了江老太太。
    除了知道这块葫芦玉坠是江恂的老祖宗亲手雕刻送给他夫人的,别的消息,他们并没有找到。不过,可以确定一点,出现在族谱上的东西,绝不会是一般的、没有用的东西,说明这块葫芦玉坠对江家人还是挺重要的。
    到现在,宋瓷大概已经发现了葫芦玉坠的奥秘,不过,对于她来说,葫芦玉坠到底有什么作用、是不是神物,她并不是很在意。
    只要对她没有负面的影响,她懒得思考太多,她更想把时间用来放在复习功课上。
    不过有一点,那些凝露可以提神醒脑,补充精力,她挺想把那些凝露拿出来让江恂也喝一点的,可惜,拿不出来。
    日子一天天过去,转眼间来到了8月份。
    1977年的8月,是无比炽热的一个月,也是让千千万万的人难以忘记的一个月。
    这天,江恂和宋瓷吃过午饭,抽空看了会书后,两个人一起去地里干农活。
    突然,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和欢呼声,陈非列和李嫣手里拿着报纸,激动地朝宋瓷跑来,“小瓷,你快看,真的要恢复高考了!”
    这份报纸是昨天的报纸,上面刊登了昨天在北京召开的那场《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》的内容。
    宋瓷一颗心不受控制地跳动的起来,她飞快地看着报纸上的内容,座谈会的主题竟然是“高校招生”和“恢复高考”。
    虽然到最后这场会议还没有明确的结果,会议上有人同意,也有人反对,但这是个好现象,说明真的要恢复高考了。
    难怪陈非列、李嫣他们刚才在欢呼呢,宋瓷激动地看向江恂,把报纸递给他,“你也快看看。”
    江恂接过来,很快,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。
    没有看到这份报纸之前,有时候他和宋瓷也会有些失落和沮丧,不知道这样辛辛苦苦复习的意义是什么,也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才能看到希望。
    好在,终于没有让他们失望,是真的要恢复高考了。
    看到这份报纸,那些知青更是坐不住了,不管有没有门路,都开始找门路回城了。
    这时,宋含章也给宋瓷打了通电话,他已经找好了关系,可以让宋瓷回北市了。
    宋瓷自然答应了,她也想回去复习。
    在北市复习的话,她的爸爸是老师,给她找资料、给她指点功课都更方便点。
    不过,最近这段时间要回北市的人不少,火车票不是很好买,宋瓷决定等一周再回去。
    看到了曙光,能够回城的知青都回城了,找不到门路回城的,也都拼了命的开始复习。
    见其他人这么拼命,江恂和宋瓷也不敢有一丝懈怠。
    这天早上,吃早饭的时候宋瓷就发现江恂的嘴唇有些白,她关心地道:“你是感冒了吗?”
    昨天下了一场大雨,气温陡然转凉。
    江恂扭过头,用手捂唇咳了几声,然后道:“昨天晚上我为了省事,用凉水洗澡了,今天早上就感觉不是很舒服,嗓子也有点疼。”
    宋瓷蹙着眉心,“昨天都下雨了,你怎么还敢用凉水洗澡啊?”
    江恂苦笑了一下,“我想着没事的。”
    宋瓷问道:“我这里有退烧的药,你要不要吃点?”
    她一年到头要生病好几次,所以她常备着退烧的药。
    退烧的药,一般会让人瞌睡的,犹豫了一下,江恂道:“待会儿让外婆给我煮碗姜汤茶就行了。”
    因着担心传染给宋瓷,所以今天他们两个是分开复习的。
    到中午吃饭的时候,宋瓷去到江恂屋里,却见他的脸色更差了。
    宋瓷赶忙去摸江恂的眉头,触碰到的那一刻,一片滚烫。
    宋瓷生气地道:“都发烧了,你怎么不说一声啊?”
    江恂脸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,他不怎么有精神,强撑着道:“…没事,熬一熬就过去了。”
    说完话,他就要继续做题。
    宋瓷生气地一把夺过他手里的试卷,“江恂,你都发烧了,还做什么题啊?你这是在逞强!”
    “你现在应该做的是立马吃药,然后好好睡一觉,把烧退下去。”
    看宋瓷生气了,江恂愣了愣,“小瓷,你别气,好,我这就吃药。”
    宋瓷皱着眉,“你要是早上的时候就吃药,哪至于拖到现在发烧了!”
    她赶忙把暖瓶拿来,给江恂倒了一杯水,“不热,快喝吧。”
    江恂喝了药,宋瓷又督促着他上床睡觉。
    说实话,看到江恂发烧了,宋瓷很是生气。
    看着女孩板着的脸,江恂躺在床上,轻轻碰了碰宋瓷的手背,“别气了,我喝药了。”
    宋瓷鼓了鼓嘴,“学习是很重要,但是身体也很重要啊。我气的是,我马上就要回北市了,说实话,我最担心的就是你,怕你熬夜的太晚,怕你因为做题而忘记了吃饭,你还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,你让我怎么放心回北市?”
    江恂轻声道:“别担心,我没事的。吃药会让人打瞌睡,我是想多些时间做题,才一直拖着,不过以后不会了,你放心吧。”
    宋瓷叹了口气,“江恂,你这么努力,我觉得依照你现在的水平,考上大学不成问题的,你不必这么不要命的学习。”
    靠在床头,江恂微微垂眸,刚刚出了很多汗,他的眸子也像是被清水濯洗过,幽黑清亮,他轻声道:“可是,我想考上和你同一个城市的大学。”
    宋瓷是北市人,她以后肯定是要在北市读大学的,北市有很多好大学,那么,竞争也会更大一点。
    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,他的机会才能更多些。
    宋瓷愣了愣,江恂轻飘飘的一句话,却把她心头所有的火气都熄灭了了。
    江恂想和她在同一个城市读书,宋瓷鼻尖一酸,江恂是为了她,才这么拼命的。
    宋瓷忍着哭意,“江恂,不需要这样的,就算你没有去北市上大学,在我心里,你也是很好很好很好的一个人,我不想看到你为了我这么辛苦。”
    江恂却是不在意,他虚弱地笑了下,“小瓷,你不要难过,也不要觉得有负担,这是我想做到的事,也是我喜欢做的事。”
    宋瓷鼻尖儿更酸了,她伸出手,勾上少年的大拇指,晃了晃,“江恂,我们拉钩上吊。”
    “北市见。”
    和她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是江恂的动力,也是宋瓷的动力。
    不管学习任务有多么繁重,但他们两个人更有干劲了。
    很快,一周的时间过去,宋瓷买到了北上的火车票。
    这段时间,回城的政策还没有下来,但和宋瓷交好的知青也在各种找门路回去。
    李嫣、杜春分家境一般,暂时还没有找到门路,她们有些着急,但好在她们和宋瓷关系不错,之前在宋瓷的提醒下,她们已经有意识地开始复习了,就是不能回城,她们也比其他人多了很多的复习时间。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