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第3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王氏素来是个爱凑热闹的,听了这话不依道:“老身倒爱看个跳神的,再说放了三子一个人在此处也不放心,索性请了来我也见见,听仙姑怎么断的,住两日再去也不迟。”
    李四听了,抬眼偷瞄一眼张三,见他对自己做个杀鸡抹脖儿的姿势,强忍住笑意,摇头说道:“老盟娘要住在三哥这里,只怕是不便宜,再说前院儿就是看街老爷,知道您在此处,若不前去拜会打点,人家倒要挑理的,若是去了时,城里不比乡下,少不得要办几样礼物,挑费是大的,如今听见你们家那老兄弟念书正要钱,也是坏钞,倒不如叫我今儿就送了您老回去,不然放着大妹妹一个人看家也是害怕。”
    一句话倒是提醒了王氏,一拍大腿道:“可不是么,五姐如今大了,虽说村里都是老街旧邻的,只怕她自个儿睡觉害怕,我还是回去一趟的好。”说着,站起来拿了小包袱就要走,张三郎和李四郎两个连忙起身相送,走到街门处,张大娘回头说道:“三子病才好些,家去躺着吧,叫四小子跟了我去罢了。”
    张三点头说道:“既然恁的,娘路上小心些,有劳兄弟为我跑一趟。”李四郎笑道:“值什么,要哥哥说一声。”说着,扶了他老盟娘,娘儿两个一路往街上去。
    街面儿上雇了一辆车,李四扶了王氏上车,两个坐车往乡下赶,王氏倒是个闲不住的碎嘴,路上直盘问李四郎道:“你们弟兄两个自幼同窗交好,如今又在一处供职,到底三子心里有个准谱儿没有,可是相中了哪家的姑娘了?”
    李四郎知道这一路上必回遭此盘问,心中先埋怨了义兄一回,偏生把这样劳苦差事交与自家,又想到三哥平日里多有照顾提携,也只得忍了,一面打哈哈儿笑道:“盟娘切莫乱说,三哥再不是那样的人,他虽然念书不多,贵在安分守己,连我们看街老爷都说三哥是个未学君子,这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如何他自己就敢擅专呢。”
    王氏听了这话叹道:“唉,我倒是有心管一管,只是寡妇失业的,哪来的这一份能耐呢,他如今上城住着,又是穿官衣儿的,我也不敢管他,只盼着他自己张罗罢了。”
    说到此处,抬眼瞧了李四郎一眼,笑道:“四小子,你是娘看着长起来的,有事可不能瞒我,到底那翠姑娘跟我三子有些手尾没有?”
    李四郎心中暗暗叫苦,只得装傻充愣笑道:“哟,瞧您老说的,翠姑娘是看街老爷家中的使女,并不常到后院儿来的,不过是这几日哥身上不好,我托了人家多来看顾,搭伙做饭,烧些滚汤滚菜给三哥吃,平日里两个可是安分守礼,并无半点儿逾矩之处的。”
    王氏听了这话心里有些空欢喜,自己念叨起来:“我瞧着那翠姑娘倒是挺赶着我们家三子的,这小子是个呆头鹅,人家闺女至多不过是跟你多说一句话儿罢了,还能隔三差五搭讪着往你房里去不成,也是个没算计的……只是这闺女好是好,一则模样儿次一等,二来到底是使唤人出身,我们虽是小门小户的,倒也未必只好讨这样的媳妇儿……”
    李四郎听了半日,心中不大耐烦,也只得陪笑着说些闲话儿,高显不是个大镇甸,离乡下倒是不远,娘儿两个坐车,小半日就到了,李四郎送了张大娘回家,嘱咐他们母女两个看紧了门户,又劈了柴火,挑了一缸水,张五姐出来见过,下厨烙了二斤一张的大饼,下了烂肉面,端出来与他吃了。
    李四郎吃饱喝足,方才告辞出来,搭了下地老乡的牛车往隔壁村中去寻他干娘三仙姑,见锁了门,一问邻居才知道往别处跳神去了,走了小半日,只怕人家留了午饭,晌午便回来。
    李四郎只得在三仙姑家中门首处石墩子上坐了干等着,那邻人倒是过意不去,因往屋里让,叫他进场院里吃茶等着,李四郎儿时曾经跟了母亲前来串过几次门子,恍惚也认得几个老街旧邻,知道这一户人家儿只有两个男丁,倒是没有女孩儿,进去坐坐不妨,就告了扰随着那老爹进了场院之中。
    因陪笑着说些闲话儿,一面打听仙姑情况,那老爹笑道:“早起听见是乔家集来人请,说是乔秀才家中大姑娘撞客着了,若是旁人,只怕仙姑未必肯去的,无奈这乔秀才家却是这一代的大户,黉门秀士,是个老爷,如何拿大不去?所以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去了,临走时还抱怨他家主母是个会挑理的,这一去只怕银子钱不多得,倒要费些心思去应酬那些太太奶奶。”
    放下李四郎如何与这老爹闲话不提,却说那三仙姑早起给人寻了往乔家集上跳神,原本不大想去,只因那乔家太太是个爱挑理的,如今爷们儿死了,还要摆个秀才夫人的架子,手上又紧,不大赏人的,只是她家里老爷那前妻倒是留下两个女孩儿,又都大了,来日这一份媒谢钱却是舍不得,有心拉她一个主顾,也只得耐着性子打扮了过去。
    到了乔家集上,直奔着乔秀才家里而去,到了门首处打了几下门,不见里头有人应门的,抬头瞧见门上一块匾,写着“秀才第”三个大字,一旁的题款又有许多大印,看着倒也唬人。
    忽然想起来他家的规矩,只得清了清嗓子高声道:“回事。”果然听见里头妇道的声音道:“二姐儿,怎么还不去开门。”一个姑娘的声音应道:“方才我问娘,原说不必理会的,这会子又说我……”说话儿间开了门。
    那三仙姑定睛一瞧,见一个双十年华的大姑娘出来,虽是荆钗布裙,也是难掩娇俏,见了她方才有了些笑模样儿道:“仙姑来了,我姐姐如今病在炕上,还请仙姑给瞧一瞧,莫不是撞客着了。”
    三仙姑一面打量这姑娘,点头笑道:“不妨事,若是寻常头疼脑热的,我老身也有些偏方儿,若是撞客了就更不用说,老婆子就是吃这碗饭的,寻常小庙儿里的尊神请送也都容易。只是二姐儿许久不见,如今出落的越发水灵了,怎么你们太太也不着急给你寻人家儿么?”
    说的那乔二姐儿脸上一红道:“找您老来瞧病的,好端端的又扯上我做什么……”说着,将那三仙姑往屋里让。仙姑进了堂屋,但见堂上端坐一个妇人,总有四十上下,生得倒也妖娆,虽然徐娘半老,也算风韵犹存,她又是个好打扮的,虽说如今家里没有男人,也要戴个花儿粉儿的,书中暗表,正是乔家续弦夫人陈氏。
    见了三仙姑就满面春风的问了好,那三仙姑知道这个主儿是个讲究人儿,连忙福了一福道:“给太太请安了。”那妇人娇笑了一声,摆摆手道:“还什么太太奶奶的,说来奴家也是命苦,先头我们老爷在时,这一声太太奴家倒是当得的,谁知平白无故的伸腿儿去了,先前大姐姐又留下这两个丫头,如今我听了老爷临终遗言,一家人守着他的牌位好生过日子,夙兴夜寐看紧了门户……”说到此处,从胁下排扣上扯了手绢儿,乔模乔样在脸上抹了一回。
    ☆、第8章 病娇娥红颜白发
    仙姑见了,不由得身上有些肉麻,口中兀自劝了一回,那陈氏方收了神通,往后头绣房瞧了一眼,见二姐儿兀自回屋了,方才又说道:“谁知道这两个又不让我省省心,那大的是个天老儿,仙姑是知道的,既然得了这号儿病,自然是不能嫁人的了,就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在家里做些针黹,整治几个小菜儿托人上城去卖了换钱倒也罢了,谁知那一日不知听见哪个来买珠花儿的姑娘说了,那天是老娘娘庙做好事,她就动了心思,也想去拜一拜,只是这样的病怎好青天白日的出门去,若是唬着了旁人,岂不是我们家的罪过。
    奴家就说了她两句,因说要去时也容易,便是晚上没人的时候去叩拜一番也使得,仙姑听听,这不过就是句玩儿话么,一个大姑娘家家的,半夜里跑到城里去做什么?
    谁知这大小姐倒当真了,果然趁着天色擦黑儿的时候进了城门,缠头裹脚的躲在庙门外头,等人都散了,起了更她才敢进去的。这也罢了,谁知道三更半夜的在庙里就撞客着了,唬出了一身冷汗,想跑腿又软了,只得躲在庙门后头的韦驮殿里将就了半日,好容易熬到了五更天,等着开了城门跑了回来,就发起热来,耽搁了好几日的针线、吃食,你说我心焦不心焦,一天开门过日子好大的挑费,她不去挣回来,难道叫我一个当家主母去外头抛头露面的缝穷不成?”
    那三仙姑听见这话,虽然心里替乔家姐妹不值,只因这婆娘如今是扶了正的当家主母,她家中两个成年姑娘并一个小子,自己多有生意仰仗着她,倒也不敢十分得罪,只得陪笑道:
    “太太说得很是,只是闺女家大了,哪儿能没有个心思呢,倒也是可叹,当日府上大姐儿没病时,十里八村儿谁不说她就是江东大乔转世,生得美人儿一样的模样儿,饭食汤水针黹女红,在这些女孩子里头又是个尖儿,来日难说还能选进宫里做娘娘去呢,谁知好端端的就得了这号儿病,可见红颜命薄这话也是有的……”
    那陈氏叹道:“谁说不是呢,这不,如今唬出病来睡在炕上好几日了,这丫头原先身子就弱些,都是奴家我怕她养不活,自小儿担着后母的虚名儿,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,叫她们姐妹两个下地做活,如今到底好些,泼实多了,谁知在老娘娘庙又撞客着,我们家里那小的……”
    说着,朝后头绣房里努了努嘴儿,又说道:“是个会挑理的,这几日挑三唆四的,说我一碗水端不平,不给她姐姐请大夫治病。仙姑,你说我冤不冤?这撞客着的事情是请大夫吃药就能好的?若是恁的,明儿没人求神拜佛,都去医馆里请个坐堂的大夫来家当镇物儿就什么都有了。”
    两个说了半日,三仙姑见这婆娘只会说嘴,茶也不给她一口吃,倒不如进绣房里瞧瞧,她家大姐儿虽是病人,只因是自己打小儿看着长起来的,虽是秀才千金,倒不拿大,为人着实响快。想到此处点头笑道:
    “来了多早晚了,只顾着叫太太陪我说了半日的话儿,如今我去瞧瞧姐儿吧,早些知道了是个什么症候,也好对症下药,好教太太放心。”
    陈氏絮絮叨叨说了半日的闲话,这会子也乏了,又怕这老货要在她家留饭,赶忙接茬儿道:“这话很是,咱们老姐妹儿久没见了,说话儿就忘了时辰,你去姐儿房里看看,她屋子里比堂屋暖和多了。”
    三仙姑听了连忙答应着出来,往后头绣房里去,自来熟打帘子进来,但觉里头雪洞一般,没几个火星儿,但见二姐儿坐在地下拨着火盆儿,零星几颗煤球儿,半死不活的烧着,不由得心中着实佩服这陈氏睁着眼睛说瞎话儿的本事。
    但见那乔大姐儿病在炕上,饶是屋内光线昏暗,看去依旧肌肤胜雪熠熠生辉,好似个谪仙玉女儿一般,只是可怜红颜白发,瞧着有些怕人,若是一头云鬓,可不是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儿么……
    叹了一声道:“我的姐姐儿,几日不见,怎么病得这么着了?”大姐儿睡在炕上,迷迷蒙蒙恍恍惚惚的听见有人唤她,认得是三仙姑的声音,勉强抬眼一瞧,果然是她,连忙挣扎就要起来。
    仙姑抢步上前按住了笑道:“不忙,仔细起猛了头晕。”一面拉过一个枕头来给她靠着,柔声说道:“好孩子,方才你们家托人传话儿给我,说是撞客了,叫我来瞧瞧,你且仔细的想一想,当日到底怎么个排面儿?细细的说与我知道,我老身也好给你合计合计是撞客了那一位尊神了。”
    大姐儿闻言点了点头,正要说话,二姐儿走过来递了一碗茶来道:“姐姐咳了这半日,又要说话,只怕嗓子受不得,吃杯茶润一润吧。”大姐儿点头,低头正要吃茶,一瞧那颜色就不对,连忙搁下不吃了,正色说道:
    “你这丫头恁的不听劝,我说过多少次了,咱们又不是没有茶吃,何苦来又要拿麟哥儿房里的东西。”
    二姐儿闻言冷笑一声道:“咱们房里的那也叫茶?就是牲口市上赶脚的苦力们喝的高碎也比咱们的好,如今家里上上下下的针线活计,几亩薄田庄稼把式,再加上做好了托人上城去卖的几样酒菜儿,哪一样不是我们房里出人出力的,好端端一份家业叫他们受了,这是族里三老四少定下的,我不敢说什么,好歹我们是大房太太的女孩儿,怎么就平白给人这样作践,姐姐好温克性儿,我却做不来,别闹到撕破脸也罢了,若是来日闹出来,便与那银妇做一场,好叫她知道姑奶奶的厉害。”
    那乔二姐儿只顾着自己说嘴,不见大姐儿面上变颜变色的,又急又气,加上卧病在床,一口气喘不匀实,伏在炕沿儿上咳嗽起来。那二姐儿方才住了声,讪讪的上来扶住了她道:“姐姐别急,方才是我急躁了些……”
    乔大姐儿喘了一阵,方才扶了她妹子的手,缓缓的靠在枕头上,对着三仙姑道:“我这妹子自小儿娇养惯了的,倒叫仙姑见笑了……”
    三仙姑听见那陈氏继母待人甚为不公,心中也有些替她们姐妹不平,只是如今那陈氏已然扶正,又养下哥儿来,这两个孤女却是争不过她的,只得摇了摇头叹了口气,往外头偷瞄了几眼,方才低声说道:
    “天理公道自在人心,论理这话不该我老身说的,只是你们这老家儿也太不公了些,若都是亲生倒也不在紧要,寻常人家儿重男轻女也是有的,只是薄待了前妻的子女,做后娘的总要落人口实,怎么你们太太也不知道收敛收敛……”
    说着叹息了一回,大姐儿闻言虚弱笑道:“仙姑还跟从前一般,恁的疼爱我们姐妹,这也是奴家两个没福,怨不得旁人,况且她疼的也是我乔家的子嗣,我心里倒不十分怨她,只是这蹄子是块暴碳,来日嫁人了又怎么样呢,难道在婆家也要使小性儿不成?真是个糊涂丫头。”
    二姐儿听了不依道:“姐姐就是与娘一般大家闺秀的脾气,方才纵得她这样儿,我是自小儿没了娘的,胡打海摔的惯了,却没有姐姐好涵养,若不是你拦着,我早晚与她闹一场,便是闹到三老四少跟前,我只不信他们只会偏向二房的。”
    大姐儿听了苦笑了一声,不理她,却向三仙姑笑道:“仙姑听听,这可不是小孩子的话么,如今你要闹也容易,只是闹到族里去,还有句俗话叫做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,常言道寡妇门前是非多,谁家有那个闲心来管这个虚热闹,况且麟哥儿才是乔家正经的香主……
    这也罢了,叫人家来评理,左不过就是说咱们家母女不和,调停几句了事,人家一走,还不是咱们两个受挤兑,况且以下犯上,是担了不孝的虚名儿,便是你脸上下的来,总还要顾及着双亲的脸面不是?你这样闹,岂不是叫他们在地下也不安生……”
    那乔二姐儿听了姐姐一番言语,竟是合情合理反驳不得的,只得低垂了粉颈不言语了,一旁三仙姑听了,点头叹道:“难得姐儿这样明白事理。”又向二姐儿说道:“你姐姐这话说得原不错,凡事都迈不过一个理字去,她薄待了你们,自家理亏,你若反而与她闹起来,去不是落了把柄在她手里么?况且姐儿如今大了,来日总是要嫁人的,谁有能守着谁过一辈子呢,暂且忍耐几日,仙姑保管给你说个好人家儿。”
    说得乔二姐儿脸上一红,一头滚在大姐儿怀里道:“都是姐姐闹的,原说些家常,倒没得招出仙姑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!”一面心中暗想着,自己来日虽然还能嫁人,只怕姐姐这一生是说不上人家儿了,岂不是终日要受继母虐待欺凌,想到此处眼圈儿又是一红……
    ☆、第9章 碧霞奴打醮姻缘
    乔家大姐儿见妹子撒娇,十分怜爱将她搂在怀里,柔声说道:“看你,好端端的倒伤感起来,这不是替古人担忧么,快别这样儿了。”
    一面又怕妹子钻了牛角尖儿替自己劳心费神,连忙岔开了话头儿道:“仙姑方才不是要听当日之事么,二姐儿你去另外炖了茶来,拿干净盖碗给仙姑端上一杯。容奴家细细的说。”
    那乔二姐闻言答应一声出去了,大姐儿方说道:“只怕前头我们太太也对仙姑抱怨过了,说出来不怕您老笑话,奴家自从十五岁上得了这号儿病,鲜少出门,心中也是凉透了的,并没有半点儿痴心妄想了,安分守己在家里做些活计,只因当日我母亲在时就有好手段针黹,大半都传了我,虽然不及她老人家,也算当得精巧二字了。
    如今父亲没了,家中寡母弱弟,并无多少进项,我们太太命我做些针黹,烦出人去镇上换钱,所以乔家集上年轻姑娘并媳妇子都知道我的手艺,前儿村东头儿一户人家的姑娘拿了一枝新鲜宫花儿来给我瞧,说是她两姨姐妹跟着姨妈串亲戚带来的,她爱的什么似的,只是这宫花儿是京里的新鲜花样儿,拿纱堆的,她表姐不肯相让,想着奴家手巧,借了来给我瞧瞧,能不能做。
    我看了一回,这东西虽然精巧,贵在想头儿新鲜,手艺倒不十分繁复,就找了些粗布先打了个样儿给她瞧,果然堆得七八分相似,那姑娘欢喜,约定了来日拿来石榴红绫的料子给我做六枝,我因问她如何这样着急,她便说第三日就是老娘娘庙里做好事。”
    那三仙姑听了拍手笑道:“倒没想到姑娘是个爱热闹的,如今听见那位姐儿说老娘娘庙里做好事打醮,也想去瞧瞧了?”
    大姐儿闻言摇头苦笑道:“仙姑虽说不常来家,也是自小儿看着奴家长起来的,我当日没病时尚且不爱热闹,如今人不人、鬼不鬼的,反倒爱去凑热闹不成?这里面有个缘故,只因当日我母亲及笄之年便与父亲完婚,怎奈出身大家女儿,又年幼体虚,过门几年不曾开怀生养,听见这老娘娘庙十分灵验,最能体贴女孩儿家的心事,凡事年轻姑娘求姻缘,或是媳妇儿求子的,必能如愿,所以当日前去这碧霞元君祠内许下心愿,果然一年后诞育一女,就是奴家了。”
    三仙姑听了,连忙念了几声佛号道:“阿弥陀佛、无量寿佛,可见这神佛的事情到底是有的。”
    大姐儿点头笑道:“我母亲当日也是这么说,因为是拜了碧霞元君老娘娘方才得了奴家,所以给奴家取了小名儿,就叫做碧霞奴。”
    那三仙姑虽然时常来往乔家,只因不是内眷,倒是不曾听见大姐儿的闺名,如今听了,拍着巴掌道:“了不得,好娇贵的闺名儿,当日老身也曾看戏听书,恍惚听见当年大唐天子太宗皇帝驾下的长孙皇后娘娘,乳名就叫做观音婢的,你们先头太太果然有见识,怨不得当年这十里八村儿都说你有娘娘命呢。”
    碧霞奴听了这话,想起当日自己未嫁倾城,艳名远播,求亲之人踏破了门槛,怎奈转眼之间红颜白发,父母又相继去世,寄人篱下孤苦无依,不由得眼圈儿一红,又怕三仙姑瞧见了笑话,只得勉强忍住了,说道:
    “不过就是图个神佛庇佑,好养活罢了……只因为奴家这乳名,所以当日听见那姐儿说的,心中就存了这个痴心妄想,想着遮得严严实实的去了,倒也不值什么,就对我们太太说了,太太因说白日里家中好些活计,走不开,只好做完了活计才放我出去。
    出门时已经过了晌午,太太原说包袱里给我搁了车钱的,谁知走在官道上雇了车,一摸包袱里竟是忘了没给的,奴家只怕车把式怪罪,只得下了车步行而去,无奈鞋弓袜小,走了半日,日头下山时才勉强到了高显镇上,若要再回去时,又怕山路崎岖,夜间多有毒虫猛兽,当时城门将将要关,想来想去也只得先进城再说。”
    那三仙姑听见陈氏这般歹毒,咬咬牙,悄声道:“好姑娘,可是委屈了你,别恼,天都知道,早晚有她的好报应!”
    大姐儿见这三仙姑倒是古道热肠的,十分感念,点头一笑道:“这也罢了,且不说她心里怎么盘算,我就只当做是她忘了……当日进得高显城里,虽然也只得打店的规矩,怎奈单身女子不敢投宿店房,想来想去,那老娘娘庙既然今日做好事,必然神像前头有个大灯海的,倒不如往那庙中忍一宿,便是有妙祝前来相问,少不得如实相告,想来老娘娘庙中都是女道,若能发发善心留我在禅房里过一夜,岂不比流落街头强过百倍么。”
    三仙姑听了点头道:“到底大姑娘是有些见识打算的,若是一般没出阁的姑娘落到这一步田地,还不一定怎么哭天抹泪儿的闹出来呢。”
    大姐儿摇头道:“再不要提起这事来,若是知道当日竟能撞客了尊神,奴家倒是宁可流落在外,也不敢再往那庙里去了……”
    仙姑道:“莫不是遇见了老娘娘显圣,无量寿佛,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儿。”大姐儿听了没忍住,扑哧儿一乐道:“若真是老娘娘还好,奴家原没瞧清爽,看着倒像是山门里头的金刚成了精,好高大的身量儿,就站在庙门首处,直勾勾的瞧着我,唬得奴家三魂渺渺七魄茫茫,连忙往庙后头跑了,谁知那尊神并没有追来,到了后头,果然遇见一班幽尼女道,见奴家夤夜之间撞了进来,慌不择路的,只当是遇上了歹人,连忙救下,安顿在禅房里歇了,到第二日开了城门,方才送我出来的……”
    三仙姑听书一般,听得眼睛发直,大姐儿讲了半日,有些口渴,拿过炕桌儿上的盖碗儿呷了一口茶,见仙姑只管犯怔不说话,因试探着说道:“仙姑这是怎么了,莫不是给奴家这故事唬着了不成?”
    三仙姑这才回过神儿来,说道:“哟,这倒也新鲜,饶是我老婆子给人家跳神一辈子,这样真而又真、切而又切的事情也是头一回听见呢,也怨不得老身听住了,既然恁的,我给姑娘跳个神驱驱邪祟,管保就好了。”
    娘儿两个正说着,二姐儿打帘子进来,端着茶递在仙姑手上,一面笑道:“那敢情好了,自小儿常听说仙姑会跳神,可惜没瞧见,如今倒要开开眼界呢。”
    大姐儿听了连忙摆摆手道:“仙姑如今有了几岁年纪,很跳不动那个了,况且咱们都是老街旧邻的住着,原用不着做个虚样子,若不是我们太太说要请,还不敢劳动仙姑,如今只要指点如何送了这个祟就行了,若要跳个全武行的,只怕吵了麟哥儿的功课,太太也未必肯。”
    那三仙姑知道瞒者瞒不识,别看这乔大姐儿是乡下丫头,到底是秀才家里的闺阁体态,信的是孔圣人牌位,自己又何必费力不讨好,况且大姐儿说的原没错儿,自己如今老天拔地的,跳给外人看看懵些银钱还罢了,自己从来往乔家走动时都不必如此,因笑道:“这是大姐儿怜惜老身了,既然恁的,容我算算……”
    说罢,觑着眼睛,乔模乔样的掐指一算,点头笑道:“有了,果然是庙里金刚成精,撞客着了,姐儿得了空闲时,拿五色纸钱往南方走,遇见桃树,花根儿底下烧了,便送了这个祟。”
    乔二姐听了偏要追根究底道:“仙姑,为什么要往南方去,又如何要在桃树的花根儿底下烧纸呢?”大姐儿不等她说,因点头道:“若是金刚成精,自然要往南天门方向拜一拜的,至于桃树,古来桃木都是驱邪之物,果然仙姑断得没错。”
    那三仙姑听了,拍着巴掌笑道:“果然大姐儿是个水晶心肝儿玻璃人儿,一点儿不用老身多说,明儿若是姐儿竟做了这个生意,可就没有我老身的饭碗儿咯。”
    说着,娘们儿几个笑了一回。大姐儿因吩咐妹子开箱笼拿钱,仙姑连忙谦让道:“既然是太太叫我来的,少不得还要到堂屋里去讨赏,你们小姑娘家家的能有几个钱?又没进项,快别如此。”
    乔大姐儿摇了摇头道:“仙姑不知道,我们太太想来是泾渭分明,如今因为我病在炕上,请了您老过来,没有反叫人家坏钞的道理。”
    二姐儿接言道:“仙姑收了吧,多少是我们姐妹一点儿意思,便是你在上房屋里讨了赏,到头来还不是算在我们头上,倒不如现在交割清楚了,省得落了那一位的口实。”
    仙姑见两个女孩子给人挤兑的也是无法,心中可怜孤女儿,因意思意思收了二百钱,便再不肯多要,大姐儿知道仙姑怜惜之意,到底取了自己绣的一方帕子与了她,娘们儿几个又说了一会子闲话,方命二姐打发这三仙姑出去了。
    ☆、第10章 三仙姑高显探亲
    这三仙姑千恩万谢的出了乔家门儿,上了小驴儿就往家来,再不曾想到自己的干儿子李四郎能来乡下瞧她。却说李四在这高邻家中吃了半日的茶,他一个高显县城里头长起来的哥儿,与这些农人有什么可聊的?不过说些稼穑天时等语,又不大懂,正在没趣儿,那邻居却是眼尖,指着柴扉外头笑道:“你瞧瞧,那不是仙姑?”
    李四郎顺手望去,但见那三仙姑就骑了一匹小驴儿来家,定睛看时,但见这位干娘穿红戴绿描眉打鬓的,跟戏台子上头下来的一般,那邻居老爹赶忙领了四郎出去笑道:“老姐姐,你干儿子从县城里下来瞧你来了,你倒好福气呀。”
    仙姑听了这话倒是一愣,左一眼右一眼,上一眼下一眼,只把个李四郎打量了八八六十四眼,端详了半日方说道:“这是四郎不是?”李四郎见了赶忙迎上前打躬笑道:“干娘,几年不见,您老倒瞧着我眼生了。”
    三仙姑见果然是自己的干儿子,哎哟了一声,笑道:“你说说,这都几年没来家了,也难怪我认不得了。”说着,娘儿两个谢过了高邻,四郎随着仙姑进了自家院儿内,那三仙姑就往屋里让。李四郎搭讪着笑道:“一向少拜望您老,如今身上还硬朗?”
    仙姑听了,啐了一声道:“还好意思说呢,小白眼儿狼,当日我老妹妹在的时候,一口一个干娘叫的怪亲热的,如今这姐儿几个说话儿间陆续都没了,你们这些崽子也不说来家瞧瞧我这孤老婆子……”说着,眨巴眨巴一对三角眼儿,倒挤出几滴答金豆子来,往排扣上抽出手绢儿,做个哭天抹泪儿的架势。
    李四郎见了,不等她发作,亲亲热热上得前来搀着干娘笑道:“娘骂得对,论理我们做晚辈的逢年过节自然应该来瞧瞧娘的,只是一来当日我爹娘去世,出殡看坟折变了家中不少东西银钱,实在是家道艰难走动不起,后来又给您老娶了一房儿媳妇儿,家里添个小孙儿,也是走不开,这几年哥儿大一点儿了,才得了空儿回乡来瞧瞧您老,我浑家再三再四嘱咐我,这一回家来,定要接了您老人家家去,叫我们公母两个尽尽孝,多住几日在城里逛逛。”
    三仙姑听见干儿子要带她上城逛逛如何不乐意,心想着自从自己金兰姐妹伸腿儿去了,这一门亲戚很少走动,如今李四郎来接,想来是家里发达了,接了自己过去享几日清福也未可知,连忙满面堆笑下来往屋里让,开了箱笼就收拾包袱皮儿,一面笑道:
    “几年不见,你这小厮儿倒是出息了,怪到人家都说有了媳妇儿忘了娘,你倒好,连干娘也忘了不成?”说的李四郎呵呵儿一乐,一面帮衬着干娘拾掇,见她进了内间屋,不一时仍出来,身上已经换了家常衣裳,将脸上描眉打鬓妆束除了,洗了个清水脸儿笑道:“刚才去一户人家跳神,让你见笑,若是恁般进城去,花儿啊粉儿啊的,岂不是成了老妖精了。”
    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李四郎,连忙笑道:“干娘不敢收拾,记着把跳神一应之物带上吧。”三仙姑听了这话不解道:“怎么,你家哥儿魂儿不全,倒要老娘进城去给他叫叫魂儿不成?”
    李四郎心说这老货倒跟自己的浑家想到一块儿去了,因笑道:“请干娘给我们家小子也瞧瞧前程,还有一件,我有个把兄弟大哥,当日幼学童蒙之时就是同窗,素来我们两个最好,就连如今这个更夫的差事也是这位哥哥帮衬着谋划的,偏生前儿打更的时候在老娘娘庙门前撞客着了,说是惊了玉女娘娘的驾,回到家中就落炕起不来,病了两日,方才好些,这一回接了娘往家去,好歹也给他瞧一瞧,可要紧不要?”
    三仙姑听了倒是吃了一惊,疑惑道:“这老娘娘庙倒是怪了,怎么成日里遇见撞客之事,今儿闹金刚,明儿闹玉女的……这也罢了,小孩子家家没见过大阵仗,亏你还是更夫出身,三更灯火五更鸡,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不见呢,保管你老娘一去,这个祟就算是送走了。”
    李四郎见干娘打了包票,心中自是欢喜,娘儿两个收拾了包袱皮儿,三仙姑教李四从炕洞里摸出一个小布包儿来,纸儿包纸儿裹一层一层打开来,里头有几个小金锁,挑了个顶大的笑道:“给我金孙戴的。”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