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第213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第120章
    ◎谈合作◎
    甭管是天麻酒还是刺梨汽酒, 骆常庆指着这个都挣不着钱。
    现在烟酒价格卡的严格,他一箱天麻酒的利润按照当地进价、零售价才能挣几毛钱,一箱, 不是一瓶, 一箱才挣几毛。
    异地零售价格可以稍微往上提一提, 他一箱也挣不到一块。
    刺梨汽酒挣的更少, 酱菜就更不用说了。
    花钱买咸菜?有那买咸菜的钱还不如多添一份炒菜呢。
    哪怕张斌尝着不错, 连吃了好几筷子, 但是让他掏钱买咸菜他也不乐意。
    可这几样东西都是他们招待所没有的,不光他们招待所,外头那些国营饭店里也不见有卖的, 这又是一个新鲜。
    骆常庆道:“这酱菜两三年前就去国外参过展, 人家现在都卖出国了!”
    是,一看这正儿八经的包装就知道不是自己家里腌制的。
    王主任挨着尝了尝, 都很动心。
    汽酒不用说,现在啤酒供应紧张,他这还是好的,乡镇供销社能分到的量连他们的零头都没有。
    但还是不够卖, 汽酒可以填补一部分空白。
    天麻药酒他是头回听说, 在听骆常庆介绍完功效后,他自己就掏钱要了一箱。
    刺梨汽酒也想掏腰包买点,他品尝的还是冰镇过后的口感。比啤酒的口感稍微淡了点, 又比起汽水多了一股子劲儿, 说不上来,反正感觉一瓶过不了这个瘾。
    这种购买冲动, 让他觉得接下来的这两款酒的销量应该错不了。
    能给招待所创收。
    他们招待所的情况怎么说呢?
    一直在亏损, 每年就指望政府补贴。
    每次开会, 每次都被点名,上头对他们的要求都不说能盈利,最起码能先实现自给自足。
    当然,能挣钱更好。
    他们也想挣钱,可挣钱的东西它不敞开供应。
    其他的跟国营饭店哪的大差不差,没啥竞争力啊。
    “骆同志,我就直说了。”王主任摸出烟给骆常庆递了一根。
    旁边的张斌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。
    慌忙掏打火机给领导和他骆哥点烟。
    他那打火机还是骆常庆送的呢,跟烟卷似的,王主任头一回见,刚想调侃一句‘哟,张采购都抽上过滤嘴……’
    那话酝酿好了还没脱口而出,就见张斌把滤嘴拔开,咔嚓一下,那滤嘴上窜起了火苗。
    “诶?这小玩意儿不错,从哪弄的?”王主任忙凑上去吸了一口把烟点着,道。
    张斌有点慌,下意识的看了骆常庆一眼。
    他怎么说?骆哥送的?虽然做采购能小打小闹的捞点油星子喝喝,上头也睁只眼闭只眼,可再小的油星子让领导撞上,那也不好看啊。
    骆常庆反应极快,他拍了下自己的脑瓜子‘嗨’了一声,问张斌:“我说咋总觉得还有点啥事没问呢。对了,这东西试用感受咋样?在你们招待所有没有市场啊?”
    张斌没掉链子,知道他骆哥那里有货,马上就道:“倒是有问的,很感兴趣,好几个人都找我打听呢,我也寻思着不行就拿上一批放我们这里试试,这不是你一直在外头跑没回来么……”
    又赶紧跟他领导说:“主任,我觉得咱们可以采购一批打火机。”
    王主任能看不出两人在打掩护吗?
    他也清楚骆常庆跟张斌接触时间长了自然也有份交情在那里,人家给张斌送点小玩意儿不叫事,这两人也是太紧张了。
    但这小东西是挺稀罕。
    招待所卖打火机?
    他拿过来翻来覆去地看,问了问价格,听说卖两块,吓了一跳,一瓶啤酒都到不了这个钱。
    两块啊!
    以他的收入肯定能买得起,就是舍得买不舍得买的问题。
    王主任面露思量,这个思量不是在考虑他自己买不买,而是琢磨放在招待所会不会太瞩目了。
    出来进去的都是领导,这个价格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    一瓶酒才多钱?一份菜才多少钱?
    骆常庆笑道:“主任,这款东西的进价就比一瓶酒贵。”
    当然,酒有贵的也有便宜的,得看跟什么酒比。
    他接着笑道:“你们可以微利润销售,因为亏了上头会给你们补贴,个体户不同,车费住宿费运费,我都得算上,还不包括找货源搭进去的人情关系,我得算这些成本,亏了就得自己担着。”
    招待所不一样,即便亏了也亏不了他们的工资,可能福利会比别的单位稍微差点儿。
    想挣钱填补亏空,又怕加价高了惹麻烦,没有两全其美的事。
    王主任理解并认同骆常庆说的,但他还是婉拒了打火机的采购。
    还是卖酒吧,希望新鲜的黔州特产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。
    一番交谈,让骆常庆答应了匀给他们一批天麻酒。
    酱菜也会留,留的少,还是怕卖不出去亏了。
    不过王主任既然让骆常庆抓住了,就不能这么轻易让走了,谈完酒和酱菜的供应,骆常庆笑道:“荔枝你们要不要?”
    “菠萝要不要?上了菠萝你们可以添一道菠萝饭。”
    “再过几个月香蕉柚子和橙子,你们要不要?”
    他越说,王主任眼睛越亮。
    急的抓耳挠腮的。
    这些东西店里有过吗?有过,但是量太少了。
    饭店里卖水果?
    不不不,他们是上果盘。
    前两天来了十几颗菠萝,招待所里这个也想要,那个也想要,这个科长想买一颗,那个主任想切一块。
    最后就卖了三份果盘。
    有个回头客第二天又来,进门就先点果盘,结果被告知没有了。
    荔枝,一年分到他们这里的更少,他还没见见今年的荔枝长啥样呢,是比去年小啊还是比去年的大。
    听骆常庆这意思是,不光能弄到菠萝,还能弄到荔枝?
    “现在有货吗?”王主任迫切的问道。
    无视张斌幽怨的小眼神,骆常庆笑道:“菠萝下午能提供个百八十斤,荔枝……”
    荔枝他一共就买了百八十斤,准备一会儿带回去给家里人吃的。
    黔州离荔枝之乡挺近,但他连茅台镇都没抽出空来去,更别说去采购荔枝了,就从黔州那边买了点儿。
    不便宜,人家不搞批发,他要百八十斤都不给他便宜,就算总数的时候让了几块钱。
    算下来也差不多三块一斤了。
    八十年代,三块多一斤的水果,说是奢侈品也不为过。
    郭大旺几个没好意思吃,一人尝了俩,就说啥也不吃了,骆常庆就打包收了起来,给‘朋友’送了过去。
    “荔枝给你们匀三十斤,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再去弄一批。”
    王主任忍不住拍了下掌,三十斤不少了。
    他们明明有采购,为啥不让张斌直接去呢?
    不划算!
    要不这时候的采购啊销售啊…怎么说呢?不够灵活!
    他们算的是,骆常庆进货是他天南海北倒着卖,他要的量大,整体来说合算。
    单单他们招待所能要多少?日销能有多少?
    进一千斤?要是卖不了不就赔了么?
    提供给兄弟单位?
    那进价、运输等各种费用扒拉起来容易扯皮,王主任不想沾这个麻烦。
    哪个领导也不想沾这个麻烦。
    都抱着这样的心态,逐渐就陷入了一个怪圈里。
    我东西不够卖,你那边的东西也不够卖,但就是不出去。
    骆常庆既然能给他们提供,他们自然乐得这份轻松。
    当然,骆常庆也不白给他们忙活,除了微薄的利润,他最想要的是一份国营单位的采购证明。
    想过跟张斌提一提这件事,上回张斌在电话里给他提供的海鲜产品正名时他就想回来提一提。
    可也琢磨不能啥事都压张斌身上,太难为他了。
    茅台酒找的是他的关系,自己店里员工背后的暗线也是张斌帮的忙。
    他一个非单位员工想要正规单位的介绍信、采购证明,实在太难为人。
    提出来,张斌办不到,两人都尴尬,索性就压着没说。
    现在他一说,张斌就明白了骆常庆为啥没把能采购到稀罕水果的机会给他了。
    作为采购,在不给单位增加差旅运输费就能搞到旁人都搞不来的稀罕物资,是他工作能力的一种证明啊。
    事实上,这一年多他借着骆常庆的光确实受过好几次表扬,过年的时候还拿了奖金呢。
    但骆哥想拿他们单位的采购证明,如果找他,他肯定办不来。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