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宅屋

重生1997[治愈] 第70节
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

小贴士: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,无需注册
    韩慕阳:“也没地方,只能先锁在我大伯家的仓库里。”
    晚上放学以后,大家简单洗漱都匆匆上床,开始听自己新到手的英语听力。
    韩慕阳买了一些原版听力,同学们都拿去翻录,这两天班上的录音机估计得很卖力。
    林妍则把钱好好地收在自己缝的布包里,锁在箱子里,等明天早上起来就再拿走。
    第二日早操后班里集体听完录音,英语老师来说可以定英语听力方面的资料和磁带,学校帮忙选资料,同学们定。
    “老师我们已经买了啊,之前韩慕阳帮我们选的,很好用。”
    英语老师:“我知道,我就是履行职责问一声。”
    她看过副校长让人选的资料,价格不便宜,比韩慕阳买的贵好几块钱呢。
    “老师,自愿吗?自愿我们就不要了,太多也听不完,有一套好的就够用了。”有同学如是说。
    本来自己弄的资料愿意学,可如果学校统一规定,怎么就觉得失去兴趣,不香了呢?
    英语老师表示自愿,同学们大部分就说不要了。
    别的班没有让韩慕阳带的有买学校的,但是买过韩慕阳带的,就不要学校的了。毕竟同类的资料有一套就好,多了他们精力不够。这只是英语听力而已,其他还有好几门功课呢,钱有限呀。
    全校这么多人,韩慕阳也就卖了不到两百台随身听。
    等下了早自习,副校长召集各班英语老师统合数据,发现不理想,“怎么才这几个人?都买了韩慕阳的?他一个人能卖那么多?”
    教务主任:“不是都买他的,大部分同学不想要,他们觉得自己听力没救了,听不如蒙,放弃了。”
    副校长:“怎么能放弃呢?要学起来,多练多听就上去了嘛。”
    可这资料不是学校提前规划好的,没有算在学杂费里,临时定下的资料学校教委小组不管,他也没办法。
    这样一来他定的资料销量上不去那价格就下不来,要么多余的先买回来放着慢慢卖。
    副校长心存侥幸,“买回来让学生们慢慢买,一届届的总能买完。”
    教务主任却不看好,这副校长并不是多专业多有资历当上去的,而是……他也不想多说,只道:“校长,教材会变,考试内容也会变,这种资料只能卖个两年。新鲜的时候学生不买,以后陈年旧资料肯定更不要了。”
    副校长有些心疼,如果进货价提上去,那他就没什么提成,可如果都买回来成了库存,学校资金不允许。
    最后他只能忍痛割爱减少进货量,自己的提成泡汤了。
    中午他又听说韩慕阳弄了一大批随身听,问教务主任,“这个学生不上课吗?整天搞些校外生意?”
    教务主任:“放假时候帮同学们带的,有些学生想买买不到。”
    副校长立刻来劲儿了,“为什么买不到?学校小卖部怎么不进货呢?让他们也进货呀,以后让想买的同学随时都能买到。”
    他很奇怪为什么这种学习用品学校的小卖部不进货,这不是有人买吗?他还特意带着教务主任几个去学校内外的几家小卖部看看。
    这些杂货铺基本都是和校长、副校长等有关系的人开的,里面主要卖学习用品,各种文具、便宜的零食、甚至还有明星贴纸、卡片之类的,还有卫生纸、内衣裤、球鞋、茶缸子、脸盆子等等,
    “为什么不进随身听?”他问。
    老板道:“也没学生问啊。”他们主卖杂货、日用品,不卖电子产品。学生购买的物品主要是这些日用品和文具,很少买别的,就连电子手表都没人买呢。不说这些,就女孩子洗头用的那种一大包的黄色洗头膏,销量都一般,大部分还用洗衣粉洗头呢。
    谁能想到他们会买随身听啊?他进货,他们也不买啊。
    副校长就奇怪:“那人家韩慕阳一个学生怎么就能卖一百多台?你进一些放着,有人买就卖,慢慢地也就卖了。”
    老板就说试试看。
    教务主任很想说这不是你进了就有人买的,韩慕阳为什么能卖,因为他自己就是个活招牌啊。就他往那里一站,不用说话,他身上的衣服鞋子都有骚包的男孩子也想买。
    他也很无力,你一个高中的副校长,管校务的,你干嘛总想跟一个学生较劲赚钱啊?人家卖资料,你就半路截胡,人家卖随身听,你又要截胡。依着教务主任看,韩慕阳卖那小两百台基本就差不多了。全校1400多名学生,只有一百来人买,这购买力摆明就不行,谁做第一票谁就赚,跟风注定不行。
    当然,他不说,不能打击副校长的自信心。
    副校长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,赚钱这个事儿,真的太捉摸不定了,有人做生意一做就赚钱,可有人跟着学,立刻就赔本,简直太迷了。
    他正纳闷呢,就看到一男一女俩学生骑自行车往外走,男的又高又帅,女的也非常漂亮,真是一对俊男靓女。他看得很是赏心悦目,随即又回过神来,问教务主任:“那俩学生,是不是搞对象的?”
    教务主任早就看到了他俩了,小声道:“那就是韩慕阳和他表姐,估计回家呢。”
    教务主任:“回家?大中午的回家?他们家哪里的?别是早恋的吧?”
    教务主任忙说不会,可别多管闲事了,快去做你的本职工作吧。
    林妍和韩慕阳骑自行车回家,这一次她没带三宝,主要是中午跑出来老师可能会查,二班主任是个阴阳怪气的事儿精,实在不想和他打交道了。
    两人骑得快,一路去了高家村,直奔韩会计家的仓库。
    韩慕阳拿钥匙开了门给林妍看,“你瞧。”
    林妍走过去往里看了一眼,惊得往后退了一步。
    韩慕阳站她身后呢,忙在她腰上扶了一把将她推进去,免得踩到自己。
    林妍进了屋子,两间屋子几乎堆满了,里面整齐地堆放着各种旧书、新书,有小说、杂志、学习资料、旧课本、漫画等,几乎堆成小山。
    另外一边堆着旧的游戏机、学习机,她看到几台小霸王什么的,还有那种掌上宝游戏机。
    角落里还有好几块二手电瓶,这种电瓶林妍见过的,以前村里不通电的时候有人买这种电瓶用来看电视,能用很久呢。
    她寻思有电瓶的话可以弄一块去学校,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铺个电褥子,但是又怕不安全。
    除了这些韩慕阳居然还收了一些二手衣服,衣服虽然是旧的,并不破也不脏,,多半是一些旧的工装服和迷彩服。
    这种衣服乡下干活的人可喜欢穿,耐磨耐脏,破了脏了扔了也不心疼。
    她可没想到韩慕阳还会收这个,“这么几天,你干了这么多事儿?”
    韩慕阳:“衣服是意外收获。朱老板介绍了他的兄弟给我认识,是一个收废品的,衣服和书都是论斤按废品从他那里买来的。”
    废品站有堆成山的旧货,他也是运气好碰上了挑到这些干净完整的衣服,卖完再想进货就只能等机会。
    林妍由衷地佩服,“韩慕阳,你可真厉害。”她只能靠自己写写文章赚钱,让她做生意,她可没那么头脑。毕竟做生意没嘴巴说说那么容易,就算知道先机,也不是谁都能赚的。一个行当赚钱,涌入
    的商家那么多,最后存活下来的却没几个。
    赚钱看脑子、运气还有能力,不是知道点信息就能赚的,毕竟没人可以一直靠投机赚钱。
    韩慕阳:“还行吧。不过这就是临时碰上的,以后我不会弄第二次。”
    他原本对这些不感兴趣,是之前听林妍说二哥想收废品、开二手店,他想既然遇到机会就试试,给二哥一个机会。
    韩慕阳分析过林妍二哥的情况,小学文化,太专业的行道做不了,但是收废品、卖二手货、卖早点、卖菜卖肉这种还是可以的。
    林妍就赶紧去把二哥喊来看看。他们是没时间弄的,旧货放着是垃圾,流通起来才是资源,她得让二哥动起来。
    姥娘他们看到林妍还惊讶呢,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,怎么大中午的回来了?
    林妍简单解释一下,让姥娘别忘了继续剪好的作品到时候用。
    姥娘答应着,刚蒸的包子赶紧给她捡上十个让她端着去和韩慕阳一起吃。
    林妍端着包子咬了一口,让二哥跟他们去看。
    二哥:“回头看行吗?我还要去地里拉庄稼呢。”
    现在开着三轮车别提多带劲了,一点都不累。
    林妍就拉着他赶紧去,等看到一屋子旧货,二哥也懵了。
    林妍把包子塞给韩慕阳,“二哥,你先在村里锻炼一下,别害羞,大胆地吆喝。卖掉就是钱了,这就是你第一笔生意。”
    二哥还真有些害羞呢,不过之前就想过要干点活,自然也得克服一下,大不了把康宁拉上一起呗,丢人也不是自己丢的。
    他笑道:“我先试试!”他拿了一些当样品去给邻居们看看,这时候大家都下地干活儿穿着正合适呢。
    这些衣服韩慕阳是一斤八毛钱收来的,加上运费一套三块左右。
    现在一套卖10块钱都可以,刨除本钱和运费也能赚不少。
    韩慕阳说一套六块五给二哥,卖多少钱都算他自己的。
    二哥:“一共多少?”
    韩慕阳:“387套。”
    幸亏路途不算远,让货车额外捎回来也没要多少路费,他只是帮林妍告诉二哥,这个方式是可以赚钱的就行。
    二哥兴奋地说试试,一套如果赚4块,那就是……他只读了小学,算术要差一些,平时用得少心算自然不行。
    韩慕阳道:“你卖10块的话,差不多可以赚1350元钱。最近刚好忙秋收,应该很好卖。”
    只有这么不到400套,还是很适合穿着干农活的工作服,韩慕阳觉得应该很快就能卖掉。
    至于那些书,另外再说,今儿没时间,先看看二哥卖衣服的水平吧。
    两人匆忙吃完包子,已经过时间了,又赶紧骑车回学校。
    韩奶奶追着到了街上,“路上注意安全。”
    这俩孩子,风风火火的,真是的。
    都是阳阳这个孩子调皮,再给妍妍也带歪那可罪过了。
    第50章 .畅销希望你天天发财。
    二哥暂时拿着韩慕阳仓库的钥匙,他立刻给自己套了一身合适的工装,然后扛了一大捆回家,路上碰到邻居拉棒子回来。
    邻居叔好奇得很,“桂昌,这是扛着啥啊?”
    二哥挺了挺胯,“你看啊,穿着干活可合适了,不怕脏不怕磨的,不用心疼自己好衣服。”
    邻居叔看着不孬,笑道:“多少钱啊?”
    二哥:“十块。”
    他扛着一大包衣服,歪着头说话不那么清楚,邻居听成了十二,“十二呀,这么便宜呢?”
    二哥想纠正,又把嘴巴咬住了,十二也行呀,这么好的衣服,十二一套很便宜了。他笑道:“这是旧的,人家大城市里工厂工人替换下来的。”
    邻居叔:“工人老大哥穿过的衣服,我们农民正好接着穿嘛,桂昌,给我来两套。”
    他当场就掏出25块钱来,让二哥给他找两身可以穿的。
    找到合适的,他一下子就才换上,深深胳膊踢踢腿,觉得不错,“这穿着掰棒子、刨棒子秸得劲了,省得扯破自己的衣服。”
    等他穿着工装走了,二哥还有点懵呢,自己还没吆喝呢,就卖出去两套?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